下载此文档

长江大桥B7标栈桥施工方案.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栈桥施工专项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概况
栈桥概况
(1) 上海长江大桥B7标栈桥桩号范围约为K19+238~K19+946,长693m,宽度为8m。
(2) B7标范围内栈桥需提供一个施工平台,满足安装500KVA变压器的要求。
(3) 崇明岛侧浅滩区和堡镇沙浅水区河床面较高,水上施工设备无法施工,考虑陆地施工方案,采用履带吊配振桩锤吊打的型钢栈桥方案。
(4) 深水区栈桥考虑水上施工方案以加快栈桥施工速度,为尽量较少水中墩数量,采用大跨径的贝雷栈桥方案。
(5) 由于栈桥的使用时间较长,而本标段又位于长江口,属台风多发区,栈桥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波浪荷载的影响。
拟建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上海市东北部长江南支的北港中段,两岸长兴岛、崇明岛陆域区地势均较平坦,但分布有较多的明浜和鱼塘,~,;~,。水域部分由于受迳流和潮流的作用水下地形复杂,北港水域江底呈现南北两个水道,,呈宽状“U”字型,水深16~18m,江底略有起伏,幅度约3~4m;北水道宽约800m,最大水深约16m。江堤外普遍分布有潮滩,宽度约100~200m。水下砂体较多,(堡镇沙),砂体呈现NW-SE走向,与长江径流方向基本一致,砂体表面较平,最浅处水深仅几米,落潮时已露出水面。
拟建上海长江大桥场区地貌类型陆域和近岸处为河口、砂嘴、砂岛和潮滩地貌,水域为河床、江心暗砂地貌。本工程辅通航孔区位于北港北水道,属河床地貌,5个墩位处水下泥面有所起伏,泥面标高-~-;崇明岛岸堤外近岸潮间带为潮滩地貌,5个墩位处地(泥)~。在辅通航孔边墩PM116与非通航孔PM117墩之间存在一个水下陡坡(最陡处坡度约为1:3)。
水文情况
拟建上海长江大桥场区位于长江口,河床宽而浅,暗砂众多,砂体呈流动状,河势多变,水域和航道不稳定。在徐六泾以下,长江口呈三级分岔四口入海的格局。即由崇明岛将长江分隔为南支和北支,南支又被长兴岛分隔为南港和北港,南港被九段沙分隔为南槽和北槽,北港被堡镇沙分隔为南、北两个水道。本工程辅通航孔区位于北港北水道,崇明岛岸堤外区段位于潮间带。
长江口为中等强度的潮汐河口,口外正规半日潮,口内潮波变形,为非正规半日浅海潮。根据本场址附近的长兴岛水文观测站的潮位资料,,实测最低潮位-,,,,平均涨潮历时4h45min,平均落潮历时7h40min。
长江口属大径流,中潮差的河段,受径流和潮流的双重作用。受海岸、河槽的约束,进入工程区域潮流的运动形式为往复流,且落潮流历时长于涨潮流历时,落潮流流速大于涨潮流流速。
长江口水质中含沙量较大,泥沙来源主要为流域来沙,,~。
本场区邻近长江入海口,水中含盐量较高,且含盐量与长江径流关系甚为密切。
大风情况
桥位区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东南风。地面(海平面lOm高)平均每年8级及以上大风日数东线有9~15天,。,在7%以下。
工程区域东线一带30、50、100年一遇的地面最大风速分别约为30、33、35m/s,相应地区水面上的最大风速估计分别比地面上大2m/s左右。
工程地质条件
地基土的分布与特征
辅通航孔区(包括崇明岛岸堤外50m跨径非通航孔区段)标高-、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及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上的差异,可分为15个工程地质(亚)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1层填土,~,以粘性土为主,含碎石及植物根茎,主要分布在崇明岛近岸处,~。
①2层江底淤泥,~,含有机质,夹粉细砂及粘性土团块,主要分布在近崇明岛浅滩区,~,辅通航区段受水流冲刷作用而变薄或缺失;
②3层灰黄~灰色砂质粉土,层面标高-~,稍密状,含少量氧化铁条纹及少量粉砂、薄层粘性土,主要分布于本区段两端,厚度变化较大(),在中间深槽区受切割变薄或缺失,该层在一定的水动力作用下易产生流砂和管涌现象;
④层灰色淤泥质粘土层,本区段沿线遍布,层面标高-~-,流塑状,高压缩性,易触变和流变,~,夹少量薄层粉砂

长江大桥B7标栈桥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136365664
  • 文件大小2.21 MB
  • 时间2017-12-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