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成因岩石学.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成因岩石学》读书报告
吉林伊通幔源包体的微量元素组成及其成因岩石学意义
姓名:梁飞
学号:201001010224
班级:地质学二班
2013年4月
吉林伊通幔源包体的微量元素组成及其成因岩石学意义
摘要:利用离子探针分析了吉林伊通幔源包体(二辉橄榄岩、辉石岩和易剥橄榄岩)中单斜辉石和富钾玻璃体微量元(Ti、Zr、Nb、Hf、Rb、Sr、Ba、Y)和稀土元素(REE)含量结果表明二辉橄榄岩的单斜辉石存在三种稀土配分型式:轻稀土(LREE)亏损型、U型和LREE富集型。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相邻REE的亏损程度随LREE富集程度的增大而增大。分异熔融模型模拟计算表明, 二辉橄榄岩为上地幔低程度(0〜6%)部分熔融的残余,而LREE的富集与含挥发份富钾硅酸盐熔体的交代作用有关。‘粗粒”和糜棱”二辉橄榄岩的微量元素组成对比说明地幔交代富集事件发生在剪切变形之前。
(1) 辉石岩中单斜辉石具有与世界各地岩浆型辉石岩包体相似的稀土配分型式。HFSE亏损程度较低。因而代表了玄武质岩浆高压结晶的产物。辉石岩母岩浆类似于寄主玄武岩浆,而与富钾玻璃体无关。(3)易剥橄榄岩中单斜辉石富集LREE,稀土配分型式和HFSE亏损程度与富集LREE的二辉橄榄岩相比均十分相似。因此,微量元素数据支持了由岩石学研宄获得的成因模式,即伊通易剥橄榄岩是交代流体与正常二辉橄榄岩相互反应的产物。交代流体(现为富K玻璃体)的形成与挥发份存在条件下上地幔(交代)橄榄岩的低程度、近熔点部分熔融有关。
关键词:蔓源物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吉林
引言
吉林伊通中新世碧玄岩和碱性玄武岩含有丰富的橄榄岩包体,初步的岩石学和矿物学工作已揭示出该地区上地幔的种种不同寻常的特征:(1)本区二辉橄榄岩具有由碱性玄武岩捕虏的幔源包体中罕见的糜棱结构,暗示上地幔经历了强烈的剪切变形,并可能与郯庐断裂的活动有关(
Xuetal., 1993); (2)这些糜棱二辉橄榄岩具有不均一的矿物化学组成,并且显示了与‘粗粒”橄榄岩截然不同的热状态(Xu et al., 1993)。(3)该区另一主要岩类即易剥橄榄岩含有富钾玻璃体(体积百分比达5%〜10%),记录了上地幔熔融事件和熔体迁移过程中因与围岩反应而导致的地球化学变异(Xu andMercier, 1991;林传勇等,1994),因此,伊通橄榄岩包体为深入研究上地幔物质组成和深部地质过程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幔源橄榄岩包体的微量元素组成对部分熔融、,因此对岩石中的微量元素含量的了解将有利于地幔组成、岩浆起源、地幔交代作用以及交代流体在上地幔的迁移过程等系列重要问题的阐明(McDonough and Frey, 1989)。为此,我们利用离子探针分析了伊通包体中单斜辉石和富钾硅酸盐玻璃体的稀土、微量元素含量,目的在于提供不同类型岩石的成因约束,了解地幔剪切变形过程中化学组分的带入和带出,探讨剪切变形和地幔交代作用之间的关系,弄清伊通地区上地幔交代作用特征及富钾玻璃体的成因。

样品:Xu et al. (1993)和林传勇等(1994)对伊通橄榄岩包体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研究。这里仅作简要的描述。包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二辉橄榄岩,辉石岩和含富钾玻璃体的易剥橄榄岩。二辉橄榄岩包体按矿物颗粒大小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粗粒”橄榄岩,矿物颗粒均大于 1mm,结构类型包括Mercier and Nicolas ( 1975)描述的原生粗粒结构、残斑结构和等粒变晶结构。第二类是糜棱”二辉橄榄岩,在数量上约占伊通二辉橄榄岩的20%。在结构上以颗粒细小(< ),且具良好的变形纹理为特征。电子探针分析反映出这两类岩石在化学、热状态上的差异(Xu et al.,1993)。粗粒”橄榄岩中斜方辉石成分均一,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其平衡温度为900°C〜1000°C。而糜棱”二辉橄榄岩中斜方辉石显示了颗粒与颗粒之间、单颗粒矿物内部的成分不均一性。多数斜方辉石残斑中心有一成分平台,而在边缘有成分分带。
详细的温度计算表明这些样品经历了从950C到750C的冷却过程。辉石岩具粗粒火成结构, 与岩浆成因的堆积岩相似。易剥橄榄岩以颗粒细小和富含富钾、钠玻璃体为特征,具变形结构,因而有别于岩浆成因的堆积岩。易剥橄榄岩的矿物化学显示了较宽的成分范围(Fo为79 〜91),玻璃体富碱质组分(%〜9. 1%; %〜%)、贫铁镁质组分(%〜4. 4%; %〜1. 18%),在富Fe和富Mg易剥橄榄岩中玻璃体成分基本相似。通过详细的岩石学研究,Xu and Mercier( 1991)认为它们是正常二辉橄榄岩与幔源交代流体相互作用的产物。

成因岩石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17-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