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窦型根尖周炎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李文然王静仝春实唐晓丽王成坤(吉林大学口腔医院)
【摘要】有窦型根尖周炎是一种迁延性的慢性根尖周炎,是根尖区域的炎症发展、扩大,最终脓液突破骨质和软组织后,在患牙唇(颊)侧或舌(腭)侧口腔黏膜甚至是皮肤表面形成瘘口的一种疾病。通常情况下, 该疾病经完善根管治疗后,窦道会自行愈合,但在临床上仍可以看到窦道反复不愈的情况。有效的治疗方法及药物使用,可以对窦道型根尖周炎的治疗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主要对国内有窦型根尖周炎常见的治疗方法做一综述,以更好地指导该疾病的临床治疗。
【关键词】窦道;根尖周炎;碘酚;活性银离子;Vitapex 糊剂;派丽奥软膏【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234-02
慢性根尖周炎(chronic apical periodontitis,CAP)是口腔科常见疾病,是指因根管内长期存在感染及病原刺激物而导致的根尖周围组织呈现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炎症性肉芽组织的形成和牙槽骨的破坏。但由于根管系统的复杂性及治疗时机的延误,经常形成根尖脓肿,进而发展为有窦型根尖周炎。在根除根管内感染源的情况下,该病损一般是可以被治愈的[1]。因此,大多医生不会对窦道进行单独处理。
研究表明,在有窦慢性根尖周炎病例中,根尖周细菌以兼性厌氧菌为主,主要检出细菌为口腔链球菌、粪肠球菌等,而在无窦道病例中则以专性厌氧菌为主[2]。因此可以表明,窦道与粪肠球菌等病源菌的存在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所以对窦道进行处理,也是治疗当中一项重要的步奏。结合国内文献,针对窦道,目前常用的药物处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对口腔黏膜、病变的肉芽组织均有很强的烧灼作用, 窦道及根尖部的炎症可以通过碘酚的烧灼作用而得到控制。同时,碘酚中的碘离子对病源菌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且碘酚液可以渗透到牙本质小管,对牙本质小管内感染细菌
起杀灭作用。何静等[3]人的研究表明,通过碘酚处理窦道,对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治疗的7 天有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
但由于碘酚的强腐蚀性,因此使用时首要疏通窦管,即窦道口与病变牙根尖处应该通畅。可在局麻下用刮匙从瘘道口伸入到病变牙根尖区,将根尖区及瘘道内炎症组织搔刮干净后用碘合剂烧灼消毒患牙,再用棉捻蘸碘酚探入瘘管底部停留约30 秒进行瘘管烧灼[4]。
,它分解能释放大量新生态氧,可氧化分解脂多糖等大分子,因此能起到杀菌、除臭和清洁等作用[5]。
使用双氧水作为瘘管通过剂,再结合常规的根管治疗,对窦道型根尖周炎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3%双氧水在根管与窦道冲洗时, 与血液和组织中的过氧化氢酶接触, 释放出新生氧而发挥抗菌作用,同时氧气泡形成的机械作用和冲洗压力,可使根尖区的坏死组织更易于排出。文献表明[6-7],双氧水对具核梭杆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降解率可以达到约20%-30%。
,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其他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灭杀作用。自1928 年,Alexander Fleming 偶然发现青霉素以来,各种抗生素的研制、开发和利用得到迅速发展[8]。针对有窦型慢性根尖周炎,局部抗生素的联合应用亦可以达
有窦型根尖周炎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