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例蚕豆病并发急性溶血的护理
叶翠(开化县人民医院叶翠324300)
【摘要】报告1 例蚕豆病并发急性溶血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蚕豆病急性溶血时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遵医嘱及时用药和输血,做好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对促进患儿早期康复和防止复发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蚕豆病;溶血;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088-02
蚕豆病(Favism)是一种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 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 有遗传缺陷者在食用新鲜蚕豆或接触蚕豆花粉后发生的急性溶血性贫血症。患者在接触蚕豆后数小时内发病,严重病例可见昏迷惊厥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若抢救不及时常于1~2d 内死亡[1]。多见于儿童,男性患者约占90%以上。我院于2014年8 月收治1例蚕豆病并发急性溶血的患儿,取得较好的救治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男性,4岁9 个月,体重15kg。2014年8 月22 日因“尿黄2天,呕吐腹痛半天”入院。患儿2 天前曾有进食较多油炸蚕豆制品史,2天后开始出现尿黄,家长未注意有无血尿及浓茶样尿。入院晨开始出现呕吐,并有上腹部持续性隐痛,伴有低热,面色苍黄,无头痛头晕。
入院时患儿神志清,精神软,面色苍黄,贫血貌,℃,心率144次/ 分,心律齐,呼吸36 次/ 分,肺部听诊无异常,血压104/66mmHg。腹软,上腹部轻压痛,肠鸣音正常。血常规示:轻度白细胞增高,血小板正常,×1012/L,血红蛋白59g/L,尿常规检查尿胆原++。血气分析检查无明显异常,血生化示胆红素偏高,血G-6-PD酶活性测定偏低,患儿母亲有蚕豆病病史。入院后诊断为“蚕豆病”。
治疗和转归入院后遵医嘱予输血、补液、碱化尿液、心电监护、吸氧、记录24小时尿量,予头孢曲松钠针抗炎及氢化可的松针稳定红细胞等治疗。
第2天患儿精神好转,尿色转淡,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正常,血红蛋白67g/L。第6天查血红蛋白测定84g/L,尿常规正常。第7天病情好转出院,门诊随诊。
2 一般护理严格卧床休息,避免活动,遵医嘱给予低流量鼻导管吸氧,病房保持安静,创造有利于患儿休息的环境。蚕豆病如合并感染可加重溶血,给予保护性隔离,保持口腔、皮肤的清洁、干燥,将患儿安置在非感染病室,加强病室的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定时开窗通风,避免对流风,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并嘱患儿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各项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无菌原则。由于黄疽对皮肤的刺激,患儿出现皮肤瘙痒,予加强皮肤护理,每天温水擦浴1次,剪短患儿指甲,避免抓破皮肤,穿棉质柔软的衣服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患儿第2天肌肤瘙痒减轻,3天后消退。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早期发现休克症状入院后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防止低血容量休克的发生。即予心电监护,Q1h 监测生命体征、神志、精神状况、四肢末梢循环情况、皮肤巩膜黄染程度等。注意患儿体温升高时的伴随症状,采取合理的物理或化学降温措施,及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以防感染加重溶血。观察患儿有无血压下降、烦躁、气促和脉细速等休克早期症状,以防心衰和出血性休克的
1 例蚕豆病并发急性溶血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