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十四章 信息经济学.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十四章信息经济学
第一节信息不对称
第二节逆向选择
第三节信号传递
【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重点掌握信息不对称的含义;掌握逆向选择、信号传递和道德风险的表现与分析方法。
第四节道德风险
第一节信息不对称
一、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919年,索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in Veblen)——《资本的性质》
1921年,弗兰克·奈特(F . H .Knight )——《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
1945年,弗里德里希·哈耶克( Friedrich A . Hayek)——“把价格机制看作信息交流机制”
1959年,雅各布·马尔萨克(Jacob Marschak )——《信息经济学评论》,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诞生。
第十四章信息经济学
第十四章信息经济学
第一节信息不对称
(一)信息经济学的形成阶段
1959年,雅各布·马尔萨克发表的《信息经济学评论》一文,首次提出了研究经济学特有的信息范畴,使“信息经济学”一词首次出现在经济学文献中。
1961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施蒂格勒(J. Stigler)发表了《信息经济学》一文,对传统经济学中的“充分(完全)信息假定”提出质疑,指出不确定性是经济行为的基本特征之一,将信息作为经济活动的要素和经济运行的机制加以研究。
1961,威廉·维克里(Willian S. Vickrey) 发表的《反投机、拍卖与竞争性密封招标》是首开信息经济学拍卖研究之先河。
第十四章信息经济学
第一节信息不对称
(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1970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e Akerlof )提出旧车市场分析的“柠檬”理论,标志着信息经济学进入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乔治·阿克洛夫,肯尼思·阿罗(h . J . Arrow),迈克尔·斯宾塞(A . Michael Spence ),詹姆斯·莫里斯(James A .Mirrless )、杰克·赫什雷弗(J .Hirshleifer )、格罗斯曼(S . J . Grossman )、斯蒂格利茨(G . J . Stiglitz)等知名学者的研究格外引人瞩目。他们均发现,行为者拥有的信息不仅是不充分的,而且其信息的分布是不均匀、不对称的,这将严重影响市场的运行效率并经常导致市场失灵。
第十四章信息经济学
第一节信息不对称
(三)信息经济学的大发展阶段

从1979年开始,国外信息经济学进入大发展阶段,1979年首届国际信息经济学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经济学理论日益系统化、逻辑化。
(一)经济信息的形式
二、经济信息与经济机制
1. 同质信息与异质信息
2. 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
3. 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第十四章信息经济学
第一节信息不对称
4. 对称信息与不对称信息
公共信息(public information),又叫公共知识,是能够被所有的市场参与者获取的所有相关信息,公共信息是市场运行的基础;
私人信息(private information):指个别市场参与者所拥有的具有独占性质的市场信息。
2、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
第十四章信息经济学
第一节信息不对称
plete information):指市场参与者拥有关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不完全信息(plete information):指市场参与者不拥有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
3、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
第十四章信息经济学
第一节信息不对称
对称信息(symmetric information):指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主体之间作对称分布的有关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
不对称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指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主体之间不作对称分布的有关事件的知识或概率分布。
4、对称信息与不对称信息
第十四章信息经济学
第一节信息不对称

第十四章 信息经济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ya
  • 文件大小437 KB
  • 时间201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