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注射液治疗,疗程均3天。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35例,%,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30例,%,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治疗后两组患者胃内ph值变化,±,±。结论:注射用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泮托拉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
上消化道出血(ugb)临床比较常见,其位置在treitz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由于该病起病急,很容易出现休克,甚至死亡。泮托拉唑是胃壁细胞质子泵抑制剂,具有强大的抑制胃酸分泌作用,从而迅速提高胃内ph值,有效止血。为探讨其临床疗效,2011年5月~2012年2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5月~2012年2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42例,男112例,女30例,年龄17~83岁,平均589岁。出血原因:糜烂性胃炎出血25例,十二指肠溃疡73例,胃溃疡2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出血情况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方法:对照组用奥美拉唑注射液40mg,溶入100ml生理盐水,静滴,2次/日,疗程3天。观察组采用泮托拉唑注射液40mg,溶入100ml生理盐水,静滴,
2次/日,疗程3天。
疗效判断标准:1显效:用药后36小时内无活动性出血,达到上述3项出血停止指标;2有效:用药后72小时内无活动性出血,达到上述3项出血停止指标;3无效:用药后72小时内仍有活动性出血。
结果
临床疗效:经过治疗,观察组显效34例,有效35例,%,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30例,%,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治疗后两组患者胃内ph值变化,±,±。
讨论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常因发病较急而又诊断不清危及患者生命。消化道出血通常分为上消化道出血与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指出血点位于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等部位的出血。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失血量与速度,与患者的年龄、心肾功能等全身情况也有关系。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有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胃癌等。泮托拉唑是新型胃壁细胞质子泵抑制剂,可选择性、非竞争性地抑制胃壁细胞膜中的质子泵(h
+-k+-atp酶),引起该酶不可逆的抑制,从而阻断胃酸分泌的终末环节,抑制基础胃酸分泌及组胺、乙酰胆碱、胃泌素和食物引起的酸分泌,产生强
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