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二)地球的公转
1
学习目标:
1、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的变化规律;
2、掌握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3、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计算和应用;
4、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和计算;
5、五带的划分;
6、四季的天文意义和划分。
2
三、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太阳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
N
N
太阳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
S
S
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一样)
从天北极上空俯视:
从天南极上空俯视:
逆时针
顺时针
3
相同点: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
不同点:
“相反”:北“逆”南“顺”
“相反”:北“右”南“左”
太阳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
N
N
太阳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
S
S
从天北极俯视
从天南极俯视
4
:
365天6小时9分10秒(1恒星年)
近日点
1月初
速度最快
远日点
7月初
速度最慢
太阳
公转方向
公转方向
N
N
:
真正周期
思考:地球公转速度为什么在远日点最慢,近日点最快?
5
6
在下图中:
“近日点、远日点”位置,说出判断依据。
远日点
近日点
夏至日
6月22日
冬至日
12月22日
7
比较鉴别
自转
公转
绕转中心
地轴
太阳
方向
周期
角速度
线速度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
恒星日:23时56分4秒(转360°)
各地相等,每小时15°(两极点为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自西向东(从天北极看是逆时针)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平均约59′/日
平均约30千米/秒
近日点(1月初)较快
远日点(7月初)较慢
8
—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黄道)的夹角:°
二者之和是900
黄赤交角
南北极圈的度数
黄赤交角即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9
假如黄赤交角变为300
600
600
300
300
热带范围变大
寒带范围变大
寒带范围变大
温带范围变小
温带范围变小
10
地球的公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