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联合规划组
杭锦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杭锦旗新农村新牧区产业、村庄、人口布局规划
1
第一部分
第一章区域概况
第二章必要性和意义
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主要依据
第四章总体目标
第二部分
第五章产业布局规划
第六章村庄布局规划
第七章人口布局规划
第八章投资概要
第三部分
第九章配套保障措施
第十章国际化视野
第十一章附表
杭锦旗新农村产业、村庄、人口布局规划目录
2
一、自然地理、资源情况
全旗6个苏木镇,,。黄河流经该旗西、北界242公里,过境水310亿立方米。
土壤:地带性土壤为淡粟钙土、棕钙土、灰钙土、非地带性土壤为风沙土,其中棕钙土、风沙土是该地区土壤的主体类型。多数地区土壤耕层薄,土壤肥力低。
水资源:黄河年过境水量310亿立方米,,。
耕地:现有耕地88万亩,宜农宜林待开发土地500万亩,有可利用草牧场2000万亩, 特别是沿黄河灌区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具有发展现代农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植被与植物:以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植被为主;植物种类以旱生、超旱生及沙生植物为主。野生植物374种,其中饲用植物309种,有霸王、沙冬青、四合木、蒙古扁桃等珍稀植物,现有拧条保存面积230万亩。境内有甘草、麻黄、构把等139种药用植物,以甘草、枸杞、音参储量最大,其中现有野生甘草保存面积239万亩,人工甘草65万亩,,是驰誉中外的甘草之乡,特别是梁外甘草,以其皮色红、粉性足、酸质多被誉为"中药之王"。
杭锦旗新农村产业、村庄、人口布局规划第一章区域概况
3
二、三区基本情况
1、优化开发区
概况:在沿河区分布,总面积2207平方公里,%,,%。
特点:区域属黄河冲积平原,平畴沃野,水源丰富,是全旗基础条件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
建设目标:以现代高效集约化农牧业为发展方向,建设成为全市乃至全区农村牧区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2、限制开发区
概况:位于杭锦旗东南部和西部西部,总面积6220平方公里,%,,%。
特点:生态环境相对较好,属于干旱硬梁区,地下水资源相对较好。
建设目标:以生态保护为核心,适当发展舍饲养殖同时大力发展木本饲料、草地食用菌、草原生态鸡为主的沙产业,为优化开发区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提供优质饲草料的同时发挥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
3、禁止开发区
概况:主要分布在库布其、毛不拉孔兑两侧、干旱硬梁区的缺水草场和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沟壑区及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生态保护区,区域面积10471平方公里,%,。
建设目标:以生态恢复为核心,实行封禁保护,依靠自然修复和人工治理恢复生态;同时适当发展甘草、肉苁蓉、沙漠食用菌等沙产业,在恢复生态同时利用沙漠特有动植物资源。
杭锦旗新农村产业、村庄、人口布局规划第一章区域概况
4
三、杭锦旗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580元,比上年增加1026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6330元,比上年增加998元,增长20%。
,与鄂尔多斯其他旗县的财政收入分布来看,杭锦旗处于第三个层次。
2008年,杭锦旗粮食总产量228819吨,%,其中:小麦产量1850吨,同比减少74%,玉米产量214500吨,同比增长7%,油料产量48625吨,%,甜菜产量2951吨,同比减少75%。
杭锦旗现代农牧业发展不可能过多依赖本旗财政的支持,需要创新农业投资机制,广泛吸收企业和社会资本来发展农牧业;需要充分发挥杭锦旗的生态优势与资源优势,吸引外来资本,培育本旗企业,将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全面提升农牧民收入和财政收入水平。
杭锦旗新农村产业、村庄、人口布局规划第一章区域概况
5
杭锦旗新农村产业、村庄、人口布局规划第二章必要性和意义
杭锦旗拥有242公里原生态条件良好沿黄产业带,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丰富,沿河生态生态类型多样,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现代生态农牧业的生态与资源优势;但杭锦旗财政收入较低,现代农牧业产业链条不完善,需要在进行新农村布局规划的同时对富民产业进行规划与设计,充分发挥杭锦旗的生态优势与资源优势,将新农村村庄建设、人口布局与富民产业相结合,通过新农村富民产业设计、品牌与市场规划,将杭锦旗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市场优势和产业优势,建设集生活、生产、生态
杭锦旗新农村新牧区产业、村庄、人口布局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