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基本生产要素。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客观要求。近年来ⅩⅩ村在积极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有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基本情况
我村辖32个自然村,计39个村民小组,农户1212户,农业人口4245人。耕地面积6800余亩。流转出承包耕地的农户240余户,签订耕地流转合同240余份数,签订流转合同的耕地流转面积2000余亩。
二、我村土地流转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不断形成,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关系的落实,农民享有了长期而稳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给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村土地关系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特别是近年来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增多,使我村农村土地流转明显加快。
(一)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
流转的形式呈现多样化。目前,我村土地流转的形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其中主要的有四种:一是转包型。即原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给其它农户,承包方与发包方原承包关系不变。二是互换型。即流转双方为了耕种方便或规模经营的需要,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互换承包地。三是托管形式。这种形式是土地承包人把自己的承包地让其他农户代管,时间多是季节性、一年以内的托管(随要随给)。四是出租型。即农户把所承包土地租赁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在村内已经出现一些好的苗头,而且规模不断扩大。
(二)我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
1、自发分散为主。土地流转中,多数都是由原承包户与转入户自行协商进行,且多是户与户之间的分散小规模流转,大户承包较少。
2、本地为主。土地流转中,绝大部分都是在本村组范围内进行流转。
3、短期流转为主。土地流转中,转包的期限一般都是一年一议,并且口头协议比较多。
4、我村自2009年开始,流转大户越来越多(从2009年的一户增加到目前的二十余户),租金逐年提高(从2009年的280元一亩提高到450元一亩),流转期限绝大多数是到二轮承包期结束(即2024年12月31日)。
(三)推进土地流转的做法
农村土地流转是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以后,出现的一种必然结果,从发展趋势看,随着农村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土地流转的数量将越来越大。针对这种情况,ⅩⅩ乡政府在巩固和稳定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对农村土地流转给予大力的支持和鼓励。加强宣传,引导农民规范地流转耕地。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加快土地流转。广泛向农民宣传农村土地流转对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性,介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涉及的国家政策,注意事项等知识和无序流转引发纠纷的案例,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引导农民规范地流转土地。
自2011年开始,我村就向各村印发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样本)》,要求各村按照(样本)格式和内容,指导流转农户签订规范的农村土地流转书面合同。我们经常深入村组,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签订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和农户一起深入探索(例如:探索租金以农作物实物时价折算现金后结算、结合物价上涨系数按每年百分之四上调租金)。
2011年六月份,我村就委托ⅩⅩ市鸿润生资专业合作社
村土地流转工作情况汇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