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医诊断学 第五章 脏腑辨证(六 脏腑兼证).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六节脏腑兼证辨证
概念:临床表现涉及到两个以上脏腑的证候称之为脏腑兼证
机理:
各脏腑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主要通过五行和气血经络来反映。如:
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心-肺:同居上焦,肺气助心行血
肝:心主血,肝藏血
脾:心火下温肾阳以暖脾
肾:水火相济,君相之火相助
肝-肾:精(肾藏精,精生血以养肝)
脾:肝主疏泄以助脾运化
肺:克与反克
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脾-肺:肺主气,脾土生金,为气血生化 之源
肾:土克水,肾主水;肾火温暖脾阳
肾-肺:肺为水上之源,肾主水,金水相 生;肺主呼吸,肾主纳气,共同 完成呼吸运动;
(一)心肾不交证
概念:是水火既济失调所反映的证候
成因:思虑劳神太过
久病肾阴亏耗
临床表现:肾亏+ 心火
肾亏于下-腰膝酸软,遗精,口燥咽干,或五 心烦热,潮热
心火亢于上-心烦不寐,心悸,或口舌生疮
舌脉-舌红,脉细数
交泰丸
(二)心脾两虚证
概念:是心血虚与脾气虚证同时出现
成因:思虑过度
慢性失血,久病失养
临床表现:失眠证+ 气血虚证
失眠-浅睡眠,易醒
气血虚-面色萎黄或淡白无华;舌淡脉弱
心-心悸; 脾-腹胀便溏
归脾丸
(三)心肝血虚证
概念:是心肝两藏血虚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思虑劳神,暗耗心血
失血过多,心肝失养
临床表现:血虚证+ 心肝失养
血虚-面白无华,头晕目眩,爪甲色淡
心-心悸怔忡,失眠多梦
肝-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肢体麻木
舌脉-舌淡苔白,脉细
四物汤
(五)心肺气虚证
概念:心肺助气行血功能减弱表现的证候
成因:久病咳喘,耗伤心肺之气
年高体弱,精气渐损
临床表现:气虚证+ 心肺功能减弱
心-心悸,胸闷气短,动则尤甚
肺-咳喘,不能平卧,痰液清稀
舌脉-舌淡苔白,脉沉弱或结代
苓桂术甘汤
(六)脾肺气虚证
概念:是脾肺两脏气虚所表现的证候
成因:久病咳喘,肺虚及脾
脾气虚弱,土不生金
临床表现:气虚证+ 脾肺虚
气虚-少气懒言,神疲乏力,面白无华
脾-食欲不振,腹胀便溏
肺-咳喘无力,痰液清稀
舌脉-舌淡苔白,脉缓弱
四君子汤
(七)脾肾阳虚证
概念:是脾肾两脏阳虚,温化失职的证候
成因:肾阳虚不能温养脾阳
久泻久痢,脾病及肾
临床表现:阳虚证+ 脾肾虚症状
阳虚-形寒肢冷,面色恍白
脾-腹部冷痛,久泻久痢或五更泻
肾-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甚面浮肢肿
舌脉-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四神丸

中医诊断学 第五章 脏腑辨证(六 脏腑兼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zonghong1
  • 文件大小464 KB
  • 时间2017-12-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