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的理论与实践
一: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CAI是基本一致的
制订新课程标准前,教育部从1996年7月到1997年底,对九个省进行调研。1998年又进行广泛的国际比较研究,了解了许多国家课程改革的经验和策略,以把握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发展的趋势。2001年6月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同年发布全日制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2003年发布除思想教育外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
在这段时间里,2000年教育部正式提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从时间上理解其一致性
一: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CAI是基本一致的
追溯我国这场新教育改革的初始标志——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
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曾经有不同理解。
一种理解是按照已有的(甚至是传统的)教育理念和经验,“认真”抓教育就是“面向现代化”。
一: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CAI是基本一致的
另一种理解见诸出版物的有:
“固然,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理论以至教育、教学体制,都不能割断历史。……但是,与此同时注意研究社会生产的发展给教育工作提供了什么新的条件、未来社会的生产对教育工作提出什么新的需求,更应是教改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这场新的技术革命中,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是计算机和现代信息技术,社会生产的最大变化是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可以说,没有计算机的推广应用及发展就没有现代化。”《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1988
一: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CAI是基本一致的
另一种理解见诸出版物的有: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中,却存在着忽视差异,‘一刀切’的做法,这是不利于培养大量人才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忽视个性所造成的弊病会暴露得越来越明显。”“目前我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至教学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教育改革实在必行。”
“随着微型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建立,各种教学信息库的建立和完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系列化,很可能引起整个教学体系新的变化”。
《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1988
一: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CAI是基本一致的
内容上,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里提出: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同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里提出: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一: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CAI是基本一致的
在新课程标准的不同段落里,还分别提出: “充分利用(CAI)多媒体技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动态地展示……”“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教师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指导。”“提倡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强调在有条件的地方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不只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利用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一: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CAI是基本一致的
在新课程标准的不同段落里,还分别提出:“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重新审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内涵,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双基’。……克服‘双基异化’的倾向。”
二、新课程标准全面表述教育改革的要求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王湛2001
课程内容新的设置与变化,(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体现现代化的需求,也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提供的支持。
“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普及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2004-3-3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ya
  • 文件大小372 KB
  • 时间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