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熏洗方式对混合痔术后疗效影响及护理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江苏南京 210028)
【摘要】目的:通过采用三种不同的熏洗方式,比较其对混合痔术后护理效果的影响,为建立中药熏洗法对混合痔术后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提供依据。方法:将9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观察各组创面疼痛程度、肛缘水肿、创面愈合等情况判断疗效。结果:中药冲洗组在疼痛消失时间、肛缘水肿、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中药坐浴组,中药熏洗组效果其次。患者(P<、P<)。结论:中药冲洗组的熏洗治疗仪在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更早,2周内治愈率较高,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不同熏洗方式;混合痔术后;疗效影响;护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2-0312-02
混合痔是临床常见的肛周良性疾病,混合痔外痔剥离内痔结扎术(Milligan-MOrgan),是治疗严重痔病的主要手术方式。中医认为其术后脉络受损,气血不畅,湿热下注,瘀血阻络是出现术后疼痛、肛缘水肿、出血等并发症的病因病机[1]。中药熏洗疗法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燥湿杀虫,从而达到消肿、止痒、止痛的治疗目的。2014年01月~2015年06月,我院肛肠科对90例混合痔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不同熏洗方式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共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中药熏洗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18~64(40±11)岁;中药冲洗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
18~62(39±10)岁;中药坐浴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1~68(41±5)岁。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编码,运用信封法,随机分配。入组方式:受试者按照入组时间的先后,按照信封表面编号顺序启封,按照编码入组,不得更改。7d为1个疗程,熏洗2个疗程后比较三组疗效。
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病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结合学会结直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痣临床诊治指南(2006)》。
纳入标准
所有纳入患者均符合上述混合痔诊断标准,有手术指征并接受手术的住院患者。切除痣核在1~4个之间。统一术式(外剥内扎术)及麻醉(腰麻),无内痔注射术,年龄在18~68岁之间,性别不限。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加本试验者,同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
不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
治疗方法
从患者术后第1天开始用药起对其进行依从性监督。
(1)中药冲洗组:使用中药熏洗仪,将38~40℃的药液冲洗肛周,持续时间15min。(熏洗仪型号为DC-200型,杭州大力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中药熏洗组:分为熏蒸和坐浴两部分。先予50~55℃的药液进行熏蒸,持续时间5~10min,待药液降至38~40℃时进行坐浴,药液没过患者臀部,持续时间15min。
(3)中药坐浴组:将38~40℃的药液进行坐浴,药液没过患者臀部,持续时间15min
不同熏洗方式对混合痔术后疗效影响及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