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肩关节脱臼
让我们来正确认识它
不要让它成为习惯
取决于我们
1
我们的疑问
为什么会发生肩关节习惯性脱位?
答:肩关节习惯性脱位往往是外伤后出现的。第一次脱位会导致保持肩关节稳定性的韧带组织撕脱。在复位时,关节虽然复位了,但撕脱的韧带组织往往难以恢复原位,因而此后肩关节即缺少了前方的重要的稳定结构。此后,每次活动至较容易脱位的角度,就会因为前方缺少必要的阻挡结构而出现脱位,这便造成了肩关节的习惯性脱位。
2
我们的疑问
是不是所有人出现肩关节脱位后都会变成习惯性脱位?
答:不是。现代研究认为,肩关节脱位是否变成复发脱位与病人的初次发上脱位的年龄有密切关系。如果是年轻人,比如说是30岁以前出现第一次脱位,那么由于这些病人往往肩关节活动度在复位后恢复很好,且病人平常肩关节所需活动范围较大,因此绝大多数会变为复发脱位。而初次脱位若发生在中老年病人中,比如超过40岁的人,那么他们在脱位后肩关节活动范围往往难以恢复到脱位以前的水平,因而复发的机率相对较低。
——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损伤科朱以明回答
(我国运动员运动受伤指定治疗医院)
3
我们的案例
案例一:小张爱好体育运动,3年前踢足球时摔倒后右肩关节受伤脱位,当时去医院进行了复位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肩部不疼了,日常活动也没有什么影响,但令他苦恼的是,重新参加一些以上肢运动为主的体育项目时,他的肩关节仍会出现脱位,起初还是在特别用力时出现,后来只要是挥臂动作就能脱位,刚开始小张还是去医院请求医生帮助复位,“久病成医”时间长了每次脱位后小张自己就能复位,他感觉自己的肩关节就像机器人身上的部件,随时都可以“拆卸”。
案例二:刘女士是位家庭妇女,2年前乘公交车手拉扶杆遇到急刹车时发生左肩关节脱位,当时在医院进行了复位治疗,可后来也像小张一样出现了“习惯性肩关节脱位”,渐渐的像晾晒衣服、提拉重物这样的活只能交给别人去做了。
4
让我们认识肩关节
肩关节结构
人体胸骨背面的外上方有一块呈三角形的扁平骨。它的正面、反面有很多特殊的结构和标志。扁平骨的最上边是肩峰,在体表可触摸到,其下有一个面向外侧的浅窝,叫关节盂,肱骨头就坐落在窝内。关节盂、肱骨头的衔接构成了肩关节。肩关节外有结构松弛的关节囊,囊内有肌肉、肌腱和肌纤维,它们极大地加强了肩关节的牢固性、灵活性和活动范围。但关节囊下部缺乏肌肉和肌腱的加强,是关节囊的薄弱部位,人体若突然倾跌、手掌撑地,或被人用力拖拉,致使肩部超范围的外展或外旋,此时就极易造成肩关节脱位。前面那位小朋友,就是因被猛力拖拉而遭受脱位。
常见的肩关节脱位有三种情形:盂下脱位、喙突下脱位和锁骨下脱位。
5
肩关节脱臼后
肩关节脱位后的症状
1) 患者感觉肩关节疼痛剧烈,不能自如活动,头部倾斜;
2)检查时发现患者肩部肿胀,肱骨头从喙突下脱出,肩部失去原来的圆浑轮廓,而出现方肩畸形,
3)患者如用另一支手去触摸,会发现肩盂处有明显的空虚感。
4)患者患肢的肘部紧贴胸壁时,手掌不能搭到对侧肩部,或手掌搭到对侧肩部时,肘部无法贴近胸部,这些都是肩关节脱位患者所特有的体征,一般容易辨认。
6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肩关节是人体最容易受伤的关节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关节,可以满足人类生活和运动的不同需要。但同时也是人体最不稳定的关节,因缺乏足够坚强的保护,容易发生脱位。在人体所有的关节脱位中肩关节脱位的比例最高,
脱位常常发生在接触性运动过程中,如足球、篮球、柔道、摔跤等,另外在交通事故中也很常见。
绝大多数的创伤性肩关节脱位发生在14岁至34岁的人群,由于该人群较为活跃,在第一次脱位后复发率很高,
国外报告有90%患者出现“习惯性脱位或不稳”。即患者肩关节处于某个特定的位臵就会诱发脱位,如篮球的“投篮”、排球的“扣杀”、网球的“发球”,仰泳的划水动作等;也有在乘公共汽车,手拉扶杆遇到急刹车时发生脱位。
“习惯性肩关节脱位”严重影响了患肢的功能,极大地干扰了病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不少患者因畏惧发生脱位而产生一定的心理障碍,不敢运动,更不敢将手举过头。肩关节脱位成为一种“习惯”后不仅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且使治疗更加复杂困难,严重的只有遗憾地接受人工关节治疗。
因而,国际运动医学界和肩关节专科学会建议,对于在30岁以前因创伤发生肩关节初次脱位的患者,应尽早手术修复撕裂的肩关节囊韧带和盂唇,从而有效预防这样的“习惯”发生。
7
我们该怎么办?
二、 科学、及早处理肩关节脱位
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证实创伤引起的“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原因,是由于脱位时引起的肩关节囊韧带和关节盂唇的撕裂,由于这种撕裂很难通过保守治疗达到愈合,因而脱位反复发生,成为“习惯”。如果长
习惯性肩关节脱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