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危险因素对小儿医院感染的影响
江凌
(黄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安徽黄山 2450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行为相关危险因素对小儿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引起小儿医院感染的因素。结果:传统的护理工作程序是造成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护士操作的规范性、各种侵入性操作、消毒隔离等问题都是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小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与护理工作关系密切,增强感染控制的意识,严格感染管理,可使感染率控制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医院感染;儿科;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8-0209-02
医院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或院内感染,它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医院感染伴随着医院的存在而产生。护理行为与医院感染息息相关,护士是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也是治疗护理操作的具体执行者。而小儿科感染和护理行为的危险因素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着重探讨护理危险因素对小儿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一般资料预防医院感染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探讨基层医院儿科医院感染的原因和有效预防方法,采用以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共调查604例住院小儿,发生医院感染6例,%。
诊断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年3月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查阅病历资料,对符合标准的6例患儿资料进行统计并分析。
研究方法根据医院制定的感染登记表,采用监测与回顾性调查。床边观察患儿、查看病历检验报告单、护理记录、住院时间、感染时间、感染部位、抗菌药物应用。
医院感染部位及构成比医院感染好发部位排在首位的是上呼吸道,其次是消化道和眼,详见下表
由上文可以看出,住院7天以上院内感染发生率大幅增加,由于儿科多收住急性感染患者,住院时间长感染机会增加。医护人员应提高警惕,对住院超过7天以上的患儿加强预防感染措施。
小儿本身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生活不能自理,故对口腔、皮肤的日常护理要求较高,我院儿科病房陪员较多,探视人员、时间不限造成各种感染机会增加。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甲医院,病源多,流动快,加上医院医务人员和医院条件所致,医务人员在临床操作中普遍存在无菌观念欠强的现象:%,%。医院感染工作已经列入各级医院重要指标之一。儿科医院内感染的特点是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易聚集、爆发流行,社会影响大。所以控制儿科病房医院内感染已成为儿科临床护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分析小儿医院感染护理危险因素如下:
呼吸道侵入操作的感染小儿肺部感染的发病率较高,呼吸道管理至关重要。使用污染的吸痰器、氧气湿化瓶及吸氧、吸痰导管是常见患儿医院感染原因之一。
%需要吸氧,氧气装置的消毒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对连续使用的吸氧管道做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5%,90%的氧气瓶中带菌,菌种多达10余种,培养表明,湿化瓶使用
24h即有菌生长。因此,湿化瓶应每天更换蒸馏水,一用一消毒
护理危险因素对小儿医院感染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