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 400042)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3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2例患者在家中症状有所缓解,没有进一步进行住院治疗,其余34例患者均安全转运至医院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显效22例,有效11例,无效3例,%。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取院前急救与护理,救治效果良好,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院前急救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具有反复发作倾向的肺部支气管的过敏性疾病,简称“哮喘”,中医称为“哮证”。起病有急有缓,病程有长有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秋季为多。哮喘发作前多有前驱症状,如鼻痒、喷嚏、流鼻涕、咳嗽、胸闷等。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咳嗽,痰多,气喘,喉咙中有痰呜音,或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平卧则呼吸困难加重。如果出现哮喘持续状态,可见张口呼吸,两肩抬高,口唇、指甲青紫,咳喘不能平卧,长时间不能缓解。哮喘发作时,用听诊器在肺部可以听到大量的哮鸣音[1]。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2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36例,进行院前急救与护理,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男20例,女 16例,年龄46岁~75岁,平均年龄(±)岁,病程最长 30 年,最短3 年,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诊断标准。
(1)哮喘发病较为紧急,而患者发病时大多情况下是在医院之外,此时电话指导患者或家人对病情的处理显得十分重要。指导患者平时应随身携带几种扩张支气管的气雾剂,
(2)哮喘病人每遇病情发作时,总感觉口于、咳嗽、胸闷、气短、腹胀、出汗、呼吸困难。严重时,因呼吸肌肉强烈收缩,气道黏液分泌增多,通气功能失调,造成身体缺氧,病人两肩耸起,行走艰难,心情沉重,情绪烦躁,非常痛苦。因此,应指导哮喘患者树立坚强意志,并加强自我保健意识。
(3)指导患者保持情绪乐观稳定每当急性发病时,首要问题是情绪必须乐观稳定,千万不要紧张,尽量使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因为心情过于紧张,会使全身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氧的消耗量增加,容易加重缺氧。如情绪稳定,全身肌肉也会随之松弛下来,呼吸亦渐渐趋于平稳,病人会感到轻松舒服。
(4)通过电话指导患者养成随时饮水的习惯,哮喘发作时,呼吸加快,出汗较多,体内水的需求必然较正常人为多,缺水可致使气道内分泌物变得稠粘,难以顺利喷出,呼吸道受阻,加重了缺氧并使排痰困难。因此有必要养成随时饮水的习惯,尽量多饮水。如晨起后、夜醒时、晚睡前,以及白天都要随时注意饮温开水。
(5)要求学会腹式呼吸,就是呼吸时,全身放松,用口呼气,用鼻吸气,呼气时瘪肚子,吸气时鼓肚子。呼吸要均匀、慢而细长,要尽可能深呼吸。通过腹式呼吸,可调动中下肺部肺泡,加强呼吸深度,可以改善肺部的换气功能与血液循环,促使全身肌肉松弛,减轻支气管痉挛,缓解喘息症状。
2结果
治疗结束后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