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课堂教学模式:16主体课堂.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课堂教学模式:“163·主体课堂”
执教者:靖江市斜桥中学尚婷
 
《氨》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探究事物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
,培养自身认真仔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并逐步培养其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氨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97-98页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将的氮转变为的方法;工业上固氮的方法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水溶性
是否易液化
(1:700)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与水反应:
(2)与HCl反应:
(3)与O2反应:
【实验探究、小组互助】
[探究1]探究氨的溶解性——喷泉实验
[小组讨论]
[现象]
[思考](1)烧杯中的水溶液为什么会自动地进入烧瓶?说明了什么?
(2)滴入酚酞的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氨气溶于水之后的溶液显什么性?

[学生设计实验]
简述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水溶液叫做,氨水显性。
[探究2] 氨水显碱性及成分
[小组讨论]
?氨气可以提供OH-吗?而氨水显碱性说明有什么微粒存在呢?说明氨气溶于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

?
分子:
离子:
?
(1) ,可使酚酞溶液变或红色石蕊试纸变;
(2) (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
(3) ,有刺激性气味。
:
[结论] 氨气不仅可以溶于水还可以和水反应,生成(化学式)。
[探究3]氨气与酸的反应
[小魔术] 请两位同学上讲台演示,一位同学手拿玻璃棒蘸点浓氨水,另一位同学拿玻璃棒蘸点浓盐酸,然后相互靠近,但不接触,观察现象,并用方程式解释。
[学生活动] 观察现象
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
[练一练]氨气与硫酸反应
[总结提升]NH3的检验方法:
[探究4]氨的还原性
氨气中N的化合价: ,具有(氧化性、还原性)
“4546反应”NH3与O2的反应(还原性) 【展示汇报、师生研讨】]
:

【当堂检测】
,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或消除由此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这是利用氨气( )

( )



+H+=NH4+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
【总结提升、布置任务】
( )
A. 气体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 B. 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 气体与浓H2SO4生成铵盐 D. 气体与浓盐酸产生铵盐
( )

,如有白烟生成,则说明已发生漏气,这是为什么?


 
 
 
 
【执教者简介】
尚婷,靖江市斜桥中学化学教师,2010年取得扬州大学的硕士学位。从教四年,曾获得“十佳”教师能手称号,校骨干教师,也曾获得青年教师实验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163·主体课堂”模式简介
“163·主体课堂”教学策略仅是一个理念引领、方法规范。
“163·主体课堂”教学策略
“163主体课堂教学策略”是适应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新形势,以学生合作研讨、教师适时点拨为主要特点的课堂教学改革策略。该策略我校于2009年9月提出,经过三年的探索、研究、推敲,于2012年10月基本成型,现已广泛运用于各科课堂教学,并在继续深化研究中。
该策略的定名曾两次改动,先称为“163主体课堂”,后改为“163小组合作”,再改为现名。因为随着研究的深入,该策略的内容不断充实日臻完善,用现名更能体现它的本质。
一、策略提出的可行性
符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课程改革要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学生要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要》)。新的课程要求,教学流程须体现主体参与,学生分组是主体参与的最有效调动方式;课堂教学须体现师生互动,积极设置有效“问题串”

课堂教学模式:16主体课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kuan143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