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环结构情节构思法
作文训练(一)
1
精典再现
一、双环结构的特点
文章的叙事主体由两部分构成,大多呈现出一次波折。体现了“塞翁失马,焉知祸福”的特点
2
二、双环结构的分类
正反扣( )
反正扣( )
正正扣(
)
反反扣(
)
开端良好,结局不利
开端不利,结局良好
所叙之事向良性发展,情节基
本上不出现大起大落。
所叙之事的反面结局是反面开端
的必然结果。
3
判断下列文章情节的结构类型
,我花了四个小时修好了一段泥泞不堪的路,却遭到妈妈的训斥,说我不务正业。
( )
,自己摔了嘴啃泥。
( )
,却因某一次偷盗检举出一巨额贪官而立了大功。( )
4 某一武警战士在去相亲的路上,奋不顾身地抢救一位落水老人。第二天得知他便是自己未来的岳父。
( )
正反扣
反反扣
反正扣
正正扣
4
5、偷养小狗,被狗咬( )
6、卖甘蔗的小姑娘心眼好,生意红火
( )
7、打扫屋子却摔坏了妈妈心爱的花瓶
( )
8、主动洗衣服,却把衣服洗成了大花脸,又淋湿了楼下阿姨家的被子( )
9、一风度翩翩的帅哥在捡到钱包归还失主时竟向失主索要50元报酬,却原来是为了归还50元的真正失主( )
反反扣
正正扣
正反扣
正反扣
正反正循环扣
5
三、双环结构情节构思法的总结
正反扣-----乐极生悲
反正扣-----因祸得福
正正扣-----锦上添花
反反扣-----自食其果
6
作文训练(一)
催生爷卖鸡蛋,加量不加价( )
妈妈怀疑缺斤少两,哄你开心( )
验证以后,我们受感动( )
采访催生爷,感慨分外多( )
正
反
正
正
7
作文训练(二)
妈妈钻在钱眼里,不让车里座位空一个( )
一老奶奶钱包被偷,妈妈安慰她( )
妈妈帮老奶奶买了去无锡的长途车票,并联系了她的家人( )
反
正
正
8
催生爷三部曲 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总会时时想起那位催生爷。(开
头就留有悬念) 那是一次在农贸市场时,听说催生爷在卖鸡蛋,姑姑
不相信,拉着我拐进了农贸市场的禽蛋区果然,一位两鬓
斑白的老大爷,口中正推销着他的产品:“正宗土鸡蛋,
5元一斤,一点儿也不贵。”姑姑忙上前打招呼:“大爷,
这鸡蛋要真好呀,我买几斤。”“这不是当年的知青大妹子
吗?”显然催生爷对姑姑的“慧眼识鸡蛋”很兴奋,“嘿嘿”
憨笑着往塑料袋中装蛋,熟练地用称钩了一钩,脱口而出
:“三斤!”我刚想伸手接蛋,“慢!”催生爷忙用一双青筋
暴突的手拿了三个鸡蛋装到袋中递给我,风趣地说:“老
熟人加量不加价!”(两处外貌描写很有特征) “这一加就是三个,老大爷心眼也太好了!”回来的
路上,我一直夸个没完,姑姑拍了一下我的后脑勺说:
9
“小孩子就是天真。这年头,生意人缺斤少两,再用‘添
秤’来哄你开心,最多也不过是乌龟合着鳖价钱。”(由正
面形象的描写转为反面形象的描写)我一听急了,忙奔
到路边电子秤上去“考核”。这回轮到姑姑咋舌了:“这老
爷子!整整多了四两呢!”(回到正面形象描写)
一旁的王大婶撇了撇嘴接过话茬:“你呀,真是门缝
里瞧人——把人看扁了。如今的催生爷已不是从前的催
生爷了。就说前天吧,从安徽来了个卖艺人,没钱吃饭,
催生爷的摊子还没开张呢,一出手就送了10个鸡蛋,卖
艺人不好意思,站着直发愣,你猜催生爷怎么说,‘别不
好意思啦!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当年我催生爷还不如
你呢!’说得那卖艺人啼笑皆非,一脸尴尬……”
我越听越不解,灵机一动,就带上小记者证,几番
周折,找到了催生爷。听说能上报纸,催生爷有点儿受
宠若惊,他摸着胡须,道出了一串往事……
10
双环结构情节构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