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接地气的语文课堂.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接地气的语文课堂
◆唐荣梅广西梧州岑溪市水汶华侨中学 543200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要成就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必须是用言语和情感交织成的。才能让它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一首旋律优雅的歌,一本让人爱你千遍不厌倦的书。语文课堂教学就要让学生真正认识语文的“灵动”,所以说,语文课堂教学是接地气的一门教学艺术。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创新
自毕业以来,我一直从事农村初中语文一线教学。随着教龄的延长,升学考试的指挥棒挥舞,我发现:身边不少教师对课文的分析慢慢地呈模式化化,说明文讲什么,步骤如何,答题模式是什么;记叙文、小说也一样,模式固定;考试考什么就讲什么,不考的就不讲。因此不少学生对语文课堂教学根本不感兴趣。
随着课改的进行,语文课堂中呈现出了“万紫千红”的场面。这是语文课堂改革的成效,是可喜可贺的。但是课改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一些语文课上成音乐、美术、话剧、表演秀等的大杂烩课。一节课下来后,学生眉飞色舞,书本上却是空白一片,脑子里除去笑声,没留下一丝痕迹,连该掌握的基本知识都像雾里看花。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走下去?课改下如何守住语文的“根”?如何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领略语文的美?
一、让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活”起来
情感教育是教学方式的一种,教师运用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尽情飞洒热情。

我们现在使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形神兼美”文章,我们要让学生深入研读教材,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散步》中一家人温馨和睦的浓浓情意;“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济世情
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的政治抱负;《伤仲永》里天赋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只要学生理解了课文,也就把握了课文情感基调,就能体会出作者情感。
“染”生情
一副风度翩翩,挥洒自如的教态,一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书法,一口流淌着美言雅语的普通话,……“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想,这种诗一般的气质,一定是在不经意间透露于一举手、一投足,甚至于一个眼神之中的!这些都会对学生产生美化作用。
语文教师都知道,三味书屋中的先生读书到动情处“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先生进入到一种忘我状态!以至学生“疑心这是最好的文章”。
可见,教师的语言美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果。
二、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动”起来
在有些学生的心中,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像断流的江河,枯涸、荒芜。要使学生在语文活动中真正“动”起来,教师要学会化作一阵清风,一股清流,吹进学生的心里,滋润学生的心田,学生才能感受语文的魅力,品味语文的精彩,享受语文的快乐。
,品味阅读
读是为了更好鉴赏、感悟文章内容。我在学习课文时采用“读—情—悟”的方法,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情感进行品读,理解课文内容。读朱自清的《春》,要读出春之美、春之趣;读《背影》,要读出浓浓的父子情;读曹操的《观沧海》,要读出曹操欲一统天下,谁与争锋的壮志豪情;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要读出词人的爱国热忱……通过读,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济世情怀,苏轼“射天狼”的豪放,李清照的“惊起一滩鸥鹭”的婉约,鲁迅入木三分的犀利……都牢牢地印刻在学生的思想中。
2

接地气的语文课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