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巢湖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
巢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位于安徽省中部,长江三角洲的西部边缘,西滨合肥省城、东接巢湖市,800 里浩瀚的水
面、四周山峰叠峦,山青水秀、水岛相依、碧波荡漾、地形起伏、农野成片,自然风光优美;周围民俗文化气息浓厚,人
和巢湖,南海、东海、黄海和渤海)
文古迹源远流长;整体生态环境优良,区位优势突出,是安徽省最有开发价值的滨水地带。
(在地图上指示各旅游风光节点:参见巢湖滨湖带旅游资源状况一览表)
环巢湖主要包括合肥市、巢湖市、肥西、肥东和庐江二市三县的部分地域。它地处皖中而南近长江,位于合肥、巢湖
之间又与芜湖、南京、马鞍山、铜陵隔江相望,有六龙戏珠、众星捧月之势,旅游发展依附的一、二级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区内、区际交通便捷,其中合肥已发展为华东主要的铁路枢纽和本省的公路交通中心,有合肥一阜阳一商丘线、合九
铁路、皖赣铁路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宁西铁路;还有具备全天候起降各类大型飞机的合肥骆岗机场,距巢湖西北岸边仅十多
公里,同时与南京、芜湖、安庆机场联系方便;巢湖、长江水运发达;合徐高速、合宁高速、合-铜-黄高速公路和沪蓉高
速公路穿境而过,境内合铜路等省级公路四通八达。“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已经形成。
走进巢湖
基于巢湖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丰富的风景资源和广阔的旅游市场,安徽省委、省政府决定把开发巢湖作为加
快发展安徽旅游业的突破口;合肥市提出的“一四一”城市发展战略将建设滨湖新区作为促进城市有机疏散、带动地方经
济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此,巢湖风景名胜区将以努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目标,在严格保护和积极提升景观环境品质的前
提下,科学引导旅游开发从传统的“观光式”旅游向“休闲体验式”旅游过渡,积极营造环境宜人、生活便利、特色鲜明
的滨湖宜居空间,推进巢湖旅游开发联动和呼应合肥滨湖新区建设。
巢湖风景名胜区是以环境保持、自然观光、生态体验、休闲度假、文化欣赏、科研考察为主要功能的环绕内陆湖泊类、
综合性特大型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风景区规划范围 1586 平方公里(含水域 783 平方公里),涉及合肥、巢湖两市的
两区(包河区、居巢区)三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二十个乡镇,规划分 17 个景区和 3 个景观带。
近年来,合肥市通过启动退耕还湖、退圩还湖、退渔还湖等一系列生态环保类项目,仅合肥市拥有的湖区面积就将增
加 80 平方公里,达到 310 多平方公里,水环境也将得到很好的改善。并且,沿岸进行的生态湿地建设项目,将在沿湖种
植、养殖有利于控制污染的植物、鱼类,从“面”上治污。
而巢湖市投资 亿元实施了巢湖湿地建设工程,共修复重建 63000 余亩湿地。从市区西坝口至烔炀河口湖区范围内
的巢湖湿地得到重建和修复,明显改善了湖滨生态景观。巢湖孙村湿地保护区内白鹭和牛和睦相处,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美
丽的画面。
特别是撤地设市以来,巢湖市坚持“大开放、大开发”的战略,按照“抓规划、拉框架、打基础、上水平”的要求,
以经营的理念规划城市,以市场的机制建设城市,以改革的理念管理城市,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座以旅游和休疗养为特
色的滨湖城市正在迅速崛起。安徽省政府批准的新一轮《巢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中,突出了把巢湖建成滨
湖园林城市的规划目标,城市规模至 2020 年达到 平方公里、45 万人。编制了城市道路、排水、水环境、园林绿化
系统等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规,完善了城市规划编制体系。
将于 2009 年底全线通车的巢湖滨湖旅游观光大道起点位于巢湖市西郊的贾塘路,顺接建设中的龟山路,通过龟山路可
连接巢湖市的正在建设的跨巢湖大桥等各条市政主干道。道路终点位于店中路的合肥市与巢湖市交界处,可与 105 省道及
合巢芜高速公路连接。道路建成后,店中路、庙中路及沿线各乡镇道路与巢湖市区主干道更加紧密连接起来,将进一步完
善区域交通运输网。项目建成后,从巢湖到合肥仅需要 40 分钟,进一步完善环巢湖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构建快捷通畅
的交通体系,对做活巢湖“水文章”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加快了巢湖融入省会都市圈。
滨湖大道集旅游、防洪、交通和高效农业开发于一体,沿巢湖北岸,东起巢湖市区,西至中庙,全长 53 千米。滨湖大
道为三级柏油路面,沿途亭台水榭,花香草茂,怡然成趣。市区西坝口路段,已成为市区早晨炼身、假日郊游、周末垂钓
和夏夜纳凉的最佳处,与上海外滩有异曲同工之妙。滨湖大道还是观赏巢湖风光和体验巢湖民俗的前沿,湖光山色与风土
民情往往交映生辉,融为一体。规划中的滨湖大道,将兴建休闲度假村、湖滨浴场和水上游乐园等,最终成
巢湖1500亩别墅规划设计草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