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规基础知识
一、电器名词解释
1、基本绝缘:
施加于带电部件对电击提供基本保护的绝缘。
2、附加绝缘:
万一基本绝缘失效,为了对电击提供防护而对基本绝缘另外施加的独立绝缘系统。
双重绝缘:
由基本绝缘和附加绝缘两种绝缘组成的绝缘系统。
4、加强绝缘:
加在带电部件上的一种单一绝缘系统,它提供的防触电保护程度相当于双重绝缘。
5、爬电距离:
沿着绝缘物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导电部件与电器边界面之间的最短距离。
6、电气间隙:
通过空气测得的两个导电部件之间或导电部件与电器边界面之间的最短距离。
7、控温器:
一种热敏装置,其工作温度可以固定的或者是可调的。在正常工作期间,通过自动开闭电路,保持电路的或电器部件的温度在某个范围之内。
8、温度限制器:
一种热敏装置,其工作温度可以是固定或可调的在正常工作期间,当被控制体的温度达到预定值时,便关闭电路或开启电路。
9、电子元件:
通过电子在真空、气体或半导体中运动而在理论上达到导电的元件。
10、额定电压:
器具正常工作条件下运行时,其所考虑的那部分所承受的最高电压。
11、电子电路:
至少装有一个电子元件的电路。
12、额定电流:
由制造商为器具规定的电流。
二、电器分类
1、按防触电保护类型分:
◆O类电器
依靠基本绝缘防止触电的电器。它没有接地保护,在容易接近的导电部分和设备固定布线中的保护导体之间,没有连接措施。在基本绝缘损坏的情况下,便依赖于周围环境进行保护的设备。一般这种设备使用在工作环境良好的场合。主要用于人们接触不到的地方。如日光灯的镇流器等电器。近年来对家用电器的安全要求日益严格,而O类设备的安全程度不高。故O类电器已日渐减少,
◆OⅠ类电器
这类电器有工作绝缘、有接地端子。可以接地或不接地使用。当用于干燥环境(如需要全天候保持干爽的木质地板的室内)时,可以不接地,否则应予接地,如电烙铁等。
◆Ⅰ类电器
Ⅰ类有工作绝缘,有接地端子和接地线,规定接地和接零。使其容易触及的导电部分在基本绝缘失效时,也不会成为带电体。接地线时,必须使用外表为黄绿双色的铜芯绝缘导线。在器具
引出处应有防止松动的夹紧装置,。这类电器的安全程度较高。如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和空调器等。
◆Ⅱ类电器
不仅依赖基本绝缘,而且还具有附加的安全预防措施。一般是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结构,但对保护接地是否依赖安装条件,不作规定。例如国产电热毯大多是Ⅱ类电器。Ⅱ类器具的铭牌上必须有“回”形标记。
◆Ⅲ类电器
这类电器是依靠隔离变压器获得安全特低电压供电来进行防触电保护。同时在电器内部的电路的任何部位,均不会产生比安全特低电压高的电压。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出版物中的安全特低电压,是指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这个电压的上限值,在任何情况下,两个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均不得超过交流(50~500Hz)有效值50V。
我国规定安全特低电压额定值等级为42V、36V、24V、12V、6V,当电器设备采用超过24V的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止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目前使用移动式照明灯多属Ⅲ类电器。
三、器具的连接方式:
1、X型连接:能够容易更换电源软线的连接方法。注:该电源软线可以是专门
安规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