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人民法院信息化运维服务外包.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人民法院信息化运维服务外包.doc浅谈人民法院信息化运维服务外包
近些年来,随着最高院、省高院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的增加,各级法院的信息化建设任务逐渐增多,信息化基础和应用设备的维护量也逐渐加大。从当前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来看,重视建设的多,重视运维的少,对运维的认识始终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忽略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运维则是一个长期性的任务,运维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设的成效。当前,法院的信息化建设趋势是破除孤岛效应,从纵向单一系统部署向横向多系统对接运行,在这样的趋势下,运维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做好运维服务已成为法院信息化建设相关人员必须认真考虑的重要事项。
一、法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法院的信息化建设主要由内设的技术部门负责,从泉州地区法院的实践情况看,技术部门负责的主要事务不仅包括内部信息化办公设备、通信网络设备的维护,会议音响与视频会议设备的调试,科技法庭建设,以及门禁、安防等系统的维护,还包括完成上级法院布置的信息化建设事宜,中级法院还需负责指导和解答各基层法院在信息化建设时遇到的问题。
从这几年的运行情况看,应用系统和配套的硬件基础设备已具备,各应用系统跑得也比较顺畅,但在运维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专职工作人员数量少,以泉州中院为例,其1名技术人员与服务对象的比例为1:100,即1名技术人员要面对100名工作人员,平时光处理各类琐碎的日常运维事务已耗尽人力,难以抽出人力去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规模和实施。
2、专职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不足,由于历史原因和观念问题,很多法院并不重视专职技术人员的配备,要么采取聘用临时工的方式,要么让对信息化技术不够了解的人负责这类事务,在进行系统运维和建设方面就存在较大隐患。
3、法院内部对信息化运维的认识不清。长期以来,法院内部对信息化运维服务的认识只停留在维修电脑、处理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小故障、更换打印机耗材、处理网络故障等琐碎事务上,既缺乏对运维服务的概念,又没有加强这方面认识的机会。
二、信息化运维服务外包的基本属性
正确认识服务外包在政府信息化进程中的支撑点和约束性,明晰服务外包解决什么问题、获取什么服务、服务方承担哪些风险等一系列服务外包的基本属性,是法院运维管理部门启动服务外包时一项重要的前置业务。
第一, 成功的服务外包不但可以将有限的人力从繁杂的运维基础事务中解脱出来,更为重要的是为本单位乃至本系统不断发展并日趋复杂的IT环境注入专业化技术与管理元素,为业务系统的运行和使用环境提供更好的技术和安全保障。
第二, 内部技术部门可以集中精力研究和关注能够为法院核心业务提供更强功能和更好体验的信息技术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
第三, 运维服务外包是一种以预期的方式约定,以过程的形式来实现的服务产品。为了确保服务交付成功,双方的互动将会贯穿于整个合作期限,对于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责任以及一些无法事前载明的事项需要不断进行协商和调整。
第四, 运维服务外包作为一种市场化活动,市场规律自然蕴涵其中,管理意识一旦弱化,会导致服务方减少供给、压缩成本、放大业主方的业务风险。
服务外包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良方,更不可将服务外包理解成或等价为“职能外包”,信息化运维服务外包的本质属于劳务化、操作层范畴,服务方的责任以市场的方式给予调整和界定

浅谈人民法院信息化运维服务外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博士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17-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