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衍( 年月日- 年月日)原名沈端轩。浙江杭州人。
年入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学习。年编辑《新浙江潮》。年以公费
留学日本,进福冈明治专门学校电机科。年归国, 月在上海加入中国
共产党。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执行委员。抗战期间,在上海、
广州、桂林、香港主编《救亡日报》、《华商报》、《南侨日报》和重庆参
加《新华日报》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任文化部副部长等职。译有高尔基
《母亲》等;写有报告文学《包身工》;话剧剧本《赛金花》、《秋瑾传》、
《上海屋檐下》、《心防》、《愁城记》、《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
等;编写电影剧本《狂流》、《春蚕》、《上海二十四小时》和《祝福》、
《林家铺子》、《我的一家》、《考验》等。还著有《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
题》、《电影论文集》和回忆录《懒寻旧梦录》等。
总序
我们深信:开卷有益。
我们深信:读书可以怡然自娱。
因此,我们愿意提倡读书,愿意在书界打杂,愿意编辑出版这套丛书。
现代生活节奏的日益加紧,使人们更关心休闲的生活,要求提高休闲的
质量。休闲本来是各有所爱、各得其所的事。看电影,守荧屏,兜马路,逛
商场,上公园,走亲戚,几个朋友围打扑克,三五知己相聚喝茶,黑白子斗
智,保龄球强身,都无所不可,当然,也可以在卧室兼书房的斗室里,或在
小小的亭子间辟成的书斋里,坐拥书城,自得其乐。如能邀集志趣相投的朋
友,在书斋里高谈阔论,交流阅读见解,更是高雅而赏心的乐事。
在休闲的时间里,人们大都喜欢读短小的文字,这或许是近年小品散文
走俏的原因之一。读书随笔是小品散文的一种,是一种较自由的文体,可容
的内容也比较广阔。它可以写入书事,可以侧重写人,可以侧重写事,也可
以侧重写书;它可以是读书札记,诸如史料考证,版本书话,钩沉辑扶,掌
故琐记,乃至一段古文的释义,一条注文的纠错,一篇膺品的辨伪,都无所
不可;它也可以是读书随想,可以接近于书评,也可以接近于鉴赏,也可以
接近于创作谈,乃至于接近社会文化现象的短论。至于写作谋篇,更无拘束,
既可以是文章,也可以是日记、书信、访谈记录;既可以笔致凝重,也可以
下笔轻松,既可以生动活泼,也可以严肃老到;既可以絮絮如谈家常,也可
机智而妙语连珠。
我们不大赞成把读书分成求知和求趣两类,好像一种是为“致用”而读
书,一种是为“趣味”而读书。其实,在读书生活中,常常是求知中得趣,
自娱中得识,两者总是相辅相成,不大可能分离而对立。我们也不赞成指定
某种书“你一定要读”,如有异议,就唠唠叨叨地讥笑人家不懂“书趣”。
其实,真正该被讥笑的是谁呢?读书本来就是见仁见智、各行其道的事,何
必强人所不愿?人家爱吃蹄胖,你非让人吃排骨,岂非傻事!
本丛书所辑内容广阔甚或驳杂,写法多样且各有风格,但各书也有共
性,那就都是读书随笔或准读书随笔。我们相信:它们会受到读者的广泛欢
迎。
我们——参与编辑、出版本丛书的同志们,是爱书的一群。我们愿意以
书会友,以书为友。我们愿意为书的事业竭尽绵力!
主编
年夏于沪西
风雨故人情
巨星永放光芒——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八十周年
今年三月五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诞辰八十周年。在今天,正
当华主席率领我们开始新的长征,正当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第五届全
国政协胜利举行的时刻,要是他能和我们在一起,这将是多么高兴的事啊!
他离开我们两年了,可是,当我们看到粉碎了“四人帮”之后一件件鼓舞人
心的喜事的时候,我耳边仿佛听到我们总理爽朗的笑声。
凝视着周总理的遗像,心事如潮,想起了几十年的往事。
早在二十年代,我就熟悉和仰慕周恩来这个响亮而伟大的名字,可是得
到机会能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则是在抗日战争开始的时候。那时,上海快
沦陷了,我正打算留在那个当时被叫做孤岛的城市,可是总理给我的任务却
是到广州去办报。他说:“你的工作是办报和做文化界的统一战线工作。”
我在上海十年,主要是搞文艺和电影,对这两项新的任务,不自禁地面有难
色。总理笑了,“你开始搞电影的时候,不也是外行么?干着千着也就懂了,
会了。”当时,我参加革命虽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但是对党的方针政策,竟
是那样的幼稚无知,连统一战线工作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也不很了解。总
理耐心地给我分析了当前的政治、军事形势,指示我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
期内,你要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党要求你去做宣传和统战这两项重要的工
作。困难不要怕,困难会使你得到锻炼。
一九三八年初,我到广州复刊了《救亡日报》,在当时的环境下,工作
中经常会碰到许多难于掌握的问题。四月下旬,我带了许多自己认为很难处
理的问题,到武汉去向周总理请示。在一个初夏的闷热的下午,总理和我
【文学历史类】风雨故人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