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
定义
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是指肌肉丰富的肢体(特别是下肢)或躯干被倒塌的工程、建筑物或其他重物长时间挤压、受伤肢体的自压或缚扎止血带的时间过长,使受压缺血部位的肌肉受到破坏,在解除挤压之后发生以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群。
定义
筋膜间隔区压力升高造成肌肉缺血坏死形成肌红蛋白血症,而无肾功能衰竭,只能称为挤压伤或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严重创伤亦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如无肌肉缺血坏死、肌红蛋白尿和高血钾,则不能称为挤压综合征。
病理变化
挤压综合征的肌肉病理变化与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相似。患部组织受到较长时间的压迫并解除外界压力后,局部可恢复血液循环。但由于肌肉因缺血而产生类组织胺物质,从而使毛细血管床扩大,通透性增加,肌肉发生缺血性水肿,体积增大,必然造成肌内压上升,肌肉组织的局部循环发生障碍,形成缺血---水肿恶性循环。处在这样一个压力不断升高的骨筋膜间隔封闭区域内的肌肉与神经,最终将发生缺血性坏死。
病理变化
随着肌肉的坏死,肌红蛋白、钾、磷、镁离子及酸性产物等有害物质大量释放,在伤肢解除外部压力后,通过已恢复的血液循环进入体内,加重了创伤后机体的全身反应,造成肾脏损害。
病理变化
挤压综合征的发生主要是通过创伤后肌肉缺血性坏死和肾缺血二个中心环节。只要伤势足以使这个二个病理过程继续发展,最终将导致以肌红蛋白尿为特征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发病机理
(一)肾脏损伤
(1) 与肾素-血管紧张素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因损伤局部血液、血浆渗出导致血容量不足,加之疼痛刺激及组织破坏分解产物的毒性作用参与休克的发生,致使肾缺血,肾素、血管紧张素增多,肾血管收缩,肾单位缺血;
(2) 与肌红蛋白有关。肌红蛋白含有亚铁血红素,在尿呈高度酸性条件下肌红蛋白很容易沉淀,堵塞肾小管远端,使肾内压升高,致肾小球滤过度减少。
发病机理
(二)再灌注损伤
肌肉损伤既发生在缺血期,又发生在再灌注期,但大部分肌肉的损伤及毛细血管的损伤发生在再灌注期。再灌注损伤的挤压综合征的发病机理目前有以下几种观点:(1)氧自由基的作用;(2)钙的作用;(3)白细胞的作用。
发病机理
(三)多器官功能衰竭
广泛软组织挫伤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其发生机理目前认为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有关,是指创伤等病因激活巨噬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效应细胞,导致细胞因子或炎症介质的失控性释放,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的病理过程。
挤压综合症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