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起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生理基础看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内容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复习巩固】
意识是什么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秘
探索新知:
你对我国的“探月工程”了解多少?
中国探月工程又称“嫦娥工程”,是2004年2月正式启动的,大致分三个阶段实施,规划为“绕”、“落”、“回”三期,整个计划大概需要20年的时间。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在西昌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携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实现月球软着落和月面巡视勘察。嫦娥奔月,“玉兔”相随。
嫦娥三号登月器与所携带的月球车
——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千年的“奔月”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这说明了什么?
探究一:上述材料体现了人类意识活动的什么特点?你如何理解?
目的性
材料一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目的,在行动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注意:
区别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活动
月球重力较轻,月壤较为松软,温差跨度较大,“玉兔号”月球车如何避免在这样的环境下翻车、被卡或者变形?专家介绍,月球车轮上花纹经过特殊处理。月球车是轮腿复合式,在腿前脚的部位安装轮子,类似哪吒脚踩的风火轮。遇坡时,月球车可抬腿爬行,最高爬坡30度。同时准备了多套自救措施。假如掉到沟里,轮腿复合式系统就可能伸开,试着爬上来。实现月夜生存,这次使用核燃料电池,来保证探测器能够安全渡过漫长寒冷的月夜。
人类为什么要探月?——月球有丰富能源资源,探月能带动大量的技术突破和进步。中国离开地球去探测别的天体,这是科技发展的需要,也能够带动大量的技术突破和进步,能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航天人才队伍。
探究二:材料体现了人类意识有何特点?
自觉选择性
主动创造性
材料二
5.2意识的作用-公开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