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历程.pptx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4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历程
老师:吴明海
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第一节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第二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第三节“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第四节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民族教育
政策(上)
第五节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民族教育
政策(下)
第六节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教育政策发展的
成就
第一节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一)关于民族教育质量方面的政策
(二)关于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
(三)关于民族教育教材及课程方面的政策
(四)关于民族教育经费方面的政策
(五)关于民族教育师资方面的政策
(六)关于民族教育招生及学生待遇方面的政策
(一)教育质量方面的政策
1、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政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事业”。
2、1950年11月24日政务院批准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确定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3、1951年召开第一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会议首次确定了少数民族教育的方针任务。
(二)教育体制管理方面政策
1、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明确提出“少数民族各级学校的学制应遵照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结合情况有步骤地实行改革和建立”。
2、1952年4月,政务院发出《关于建立民族教育行政机构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教育部增设民族教育司
(三)教材及课程方面的政策
1、1950年颁布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中提出了双语教学政策。
2、1951年11月23日,政务院第112次会议批准的《关于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的报告》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政策与双语教学政策进行了专门规范。
3、195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规定:“各民族自治区自治机关得采用各民族自己的语言文字,以发展各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
4、1953年2月,教育部在《关于兄弟民族应用何种语言教学的意见》中强调,少数民族学校,应使用本民族语文教学。
5、1954年7月,教育部《关于甘肃临潭初中增设藏文课程的问题给西北教育局的批复》提出:“民族学校必须设置民族语文课程。
(四)教育经费方面的政策
1、1953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使用范围的指示》,指出不得以有此项“专款”而取消或减少民族学校在一般教育事业费中应享有的份额,只有在学校教育上因民族特点而产生的必需开支,超过了一般教育事业费的范围或标准时,其超过部分始得由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项下开支,并具体规定了这项经费的使用范围。
(五)师资方面的政策
1、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通过的《培养少数民族师资的试行方案》提出了培养少数民族师资的具体措施。
(六)招生及学生待遇方面的政策
1、1955年教育部发出《关于放宽少数民族学生报考年龄的问题给广西省教育厅的函》。
2、1951年高等学校招考新生规定“兄弟民族学生考试成绩虽差,得从宽录取”1953年至1961年间,改为“同等成绩、优先录取”。
3、采取待遇从优的政策。《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规定凡考入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一律享受公费待遇。
4、1951年通过了《少数民族学生待遇暂行办法》。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的公费制也一律改为人民助学金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历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陈晓翠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