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山西省城镇化发展十五规划.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5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山西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山西省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城镇化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的重要抓手,是统筹城乡、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劲动力,对于我省“十二五”期间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本规划是按照《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结合山西省城镇化发展实际编制的重点专项规划,是山西省“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现状与形势
(一)“十一五”时期城镇化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我省城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镇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城镇集聚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十二五”时期加快推进城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山西省共有设市城市22个,县城84个,县城以外的建制镇478个。2010年,,%,接近全(%),%,,略低于全国年均增长速度()。2010年末,全省11个设区城市人口达到约800万人,建成区面积达到693平方公里,较2005年(574平方公里)新增119平方公里。县级市城市人口绝大部分已达到10万人以上。9座县城人口已超过10万,全省小城镇也实现了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了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格局。
2、城镇经济实力明显提高,中心城市要素聚散能力不断增强
2010年,全省11个设区城市市区人口总数、地区生产总值、%、%%,%、%%、。小城镇人口总数较2005年增长了16%。太原晋中同城化取得一定进展,太原都市圈、介孝汾城镇组群、长治上党城镇群已具雏形,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
3、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
“十一五”期间,我省通过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加大建设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国有重点煤矿棚户区改造、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力度,使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居住水平大幅度提升,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建立。截至2010年底,、,全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较2005年(),与全。
2010年,城市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集中供热普及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132座,实现了污水处理厂县级全覆盖;建成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场)49座。建制镇主要道路简易硬化,建成了简易供水设施。
学校、医院等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城市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城镇脏、乱、差现象得到较大改观。
表1 全省城镇市政公用设施水平
城镇类型
年份
用水普及率(%)
燃气普及率(%)
集中供热普及率(%)
人均道路面积(m2)
污水处理率(%)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建成区
绿化覆盖率(%)
设市
城市
2005







2010







县城
2010







建制镇
2010


-

-
-

建制镇指标说明:用水普及率包括无集中供水管网的自备用水和其它生活用水设施;燃气普及率包括居民灌装液化石油用气。
4、城乡规划管理进一步加强,发展环境持续优化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对于指导城乡居民点及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至2010年底,城市总体规划基本编制完成,设区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控规覆盖率达到80%以上;半数以上县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65%以上建制镇完成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体系基本建立,对城镇化和城乡建设的综合指导作用进一步增

山西省城镇化发展十五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kuan143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