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分析
程春霞
汤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扬州 225004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察组,治疗组患者使用中药药贴敷在外廉泉穴上配合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结果:在退热时间以及扁桃体的消肿时间上,治疗组患者所用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小儿急性扁桃体炎使用中西医联合进行治疗,临床的效果显著。
【关键词】急性扁桃体炎;小儿;中西医结合治疗
急性扁桃体炎是指腭扁桃体的急性感染,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尤以冬、春两季发病较多,本病多因链球菌感染,发病时患儿扁桃体多呈糜烂性红肿,有的甚至有脓性分泌物,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出现并发症。笔者于2011~2015年收集门诊急性扁桃体炎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64例,疗效满意。现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将64例符合急性扁桃体炎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分为32例治疗组以及32例对照组。治疗组有20例男性患者,有12例女性患者。治疗前患者的发热时间是:2h~4d,平均每个患者的发热时间为(±)h;患儿刚住院时,16例体温范围在38~39℃,~40℃,1例体温在40℃以上,平均每个患儿的体温是(±)℃;4例患者属于I度扁桃体肿大,22例属于II度扁桃体肿大,6例属于III度扁桃体肿大;16例患者下颌的淋巴结发生肿大,出现压迫疼痛;进行血液常规检查后,20例患者WBC>1Ox109/L,12例患者WBC<10x109/L。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7
例,女性患者有15例。治疗前患者的发热范围是:lh~5d,平均每个患者的发热时间是(±)h;患者住院时,17例患者的体温范围是38~39℃,~40℃,2例患者体温在40℃以上,平均每个患者的体温是(±)℃;6例属于I度的扁桃体肿大,20例属于II度的扁桃体肿大,6例属于III度的扁桃体肿大;14例患者下颌的淋巴结发生肿大,出现压迫疼痛;血常规检查,18例患者WBC>10x109/L,1-4例患者WBC<10x109L,两组患者的性别方面、年龄方面、发热时间方面、住院时的体温、扁桃体发生肿大方面以及白细胞的数量方面,没有统计学的差异。
①对照组治疗:白细胞没有出现升高的患者使用病毒唑进行治疗:病毒唑,10~15mg/(kg·d,加人葡萄糖注射液,分2次静脉滴注。白细胞出现升高的患者使用青霉素钠进行治疗:青霉素钠,20万U/(kg·d),加人生理盐水中分2次静脉滴注;另予葡萄糖注射液中加人维生素C药物以及维生素B6药物进行静脉滴注。体温较高的患者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另予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出现惊厥情况的患者使用镇静药物等对症处理。
治疗组的治疗: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实施外贴治疗,选择5g冰片药材,1Og全蝎药材,将药材碾成药粉后使用菜油搅拌均匀,然后做成药饼状,在人体的外廉泉穴位或者患者下颌部扁桃体发生肿胀的部位使用胶布将药饼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