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全麻术后麻醉苏醒期的监测及护理
屈倩倩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长沙 410011
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全麻术后麻醉苏醒期进行监测及护理所得到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内曾接受全麻手术患儿88例,在随机分组方法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在麻醉苏醒期对其性常规护理,观察组中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其行全面护理,观察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结束之后,对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照组中患儿有5例出现并发症,观察组中所有患儿均无并发症发生;对患儿家长进行调查,分析其满意率,观察组中患儿家长满意率为100%,%,两组患儿之间存在着较显著差异。结论:小儿全麻术之后,在苏醒期对其行全面护理以及监测,能够使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明显降低,保证患儿安全,并能够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小儿;全麻苏醒期;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以及所出现的越来越多的先进仪器,在临床上小儿手术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小儿的心理及病理与成人相比存在很大差别,无法很好配合手术实施,并且无法对其行健康教育,因而临床上在小儿手术中多选择全麻。本文选择曾在我院接受全麻手术患儿88例,分别行常规护理与全面护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资料均来源于我院儿科内曾接收的全麻手术患儿,共有88例。在随机分组方法下,将其分为两组,并使数量相等,以观察组与对照组表示。对照组中患儿数量44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患儿20例,患儿年龄段为3—10岁,±;观察组中共有患儿44例,在该组中男性患儿26例,女性患
儿数量为18例,患儿年龄区间为4—10岁,±。两组患儿在年龄与性别等方面并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有可比性存在。
对照组中患儿对其行常规护理。患儿在进入PACU之后以常规方法对其行面罩吸氧,将流量控制在4—6L/min之间,对其行心电监护,并对其血氧饱和度、脉搏、血压以及心电图变化情况行持续动态监测,约束肢体,设置床栏保护,防止其坠床。若患儿带有气管插管,对插管深度进行检查,观察固定性与气囊压力,气管插管与呼吸机连接辅助呼吸时对患儿胸廓起伏程度进行观察,注意对称性。尽量行一对一护理,安排床位时应注意方便观察及处理,与护士工作台靠近[1]。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对其行全面护理,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呼吸道护理。在苏醒期使患儿呼吸道保持顺畅是保证其顺利渡过苏苏醒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手术结束之后,患儿转入监护室,此时护理人员应当对其呼吸频率与结构等方面因素进行严格观察。这是由于小儿舌大颈小,因而呼吸功能稳定性比较差,在全麻后很容易有呼吸道阻塞出现,在其转入监护室之后,可利用鼻导管或者面罩辅助呼吸。若小儿无法进行自主呼吸,可利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同时应对血氧饱和度进行密切监测,防止其发生低血糖症。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将患儿尽可能垫高,使其双肩舒展,该方法对患儿呼吸有利。若患儿有呼吸道分泌物与呕吐物出现,可利用负压吸引器将分泌物吸净,以防患儿发生吸入性肺炎或者窒息,在吸引时应注意保持动作轻柔,防止损伤呼吸道粘膜[2]。
第二,控制体温与输液速度。一般情况下麻醉药物会对下丘脑
小儿全麻术后麻醉苏醒期的监测及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