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温丽丽(辽宁省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血液净化 110024)
【摘要】随着终末期肾衰病人的逐年增多,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立和维护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成为从事透析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观察和促进新瘘的成熟,正确掌握瘘的使用、穿刺方法、拔针处理、预防内瘘血栓及病人的自我保健,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病人生命质量,对36例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包括糖尿病肾病1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9例,高血压肾病11例)的内瘘护理、穿刺技巧及经验进行总结。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护理健康宣教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9-0237-01
血液透析内瘘是长期透析必要的永久性血管通路,是血流量与良好透析质量的保证,是病人进行正常透析的生命线[1]。具有安全、有效、感染机会少、使用期限长、血栓发生率低的特点。也是血液透析病人得以有效透析,长期存活的基本条件,正确使用、细心护理内瘘就等于延长了透析患者的寿命,因此保护好血液透析病人的动静脉内瘘有着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36例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吻合瘘的护理,其中糖尿病肾病1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9例,高血压性肾病11例,年龄25岁~83岁,每周透析2次或3次。
2. 护理
内瘘初期[2]的护理
内瘘术后观察血管是否通畅,手术部位有无出血或血肿,以及吻合口远端的循环情况。动静脉内瘘术后禁止在内瘘肢体测血压、输液、静脉注射、输血、抽
血等,避免内瘘堵塞和吻合口破裂。早期功能锻炼,促进瘘管的形成。术后24小时开始锻炼,每天两次10分钟有规律的握拳松拳运动或手握橡皮握力圈,每天3~4次,每次10分钟;也可以用手、止血带或血压袖带在吻合口上方(如上臂),轻轻加压至静脉中度扩张,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重复3次。内瘘的成熟[4],取决于自身的血管条件及手术情况,若静脉扩张、管壁肥厚、有动脉震颤[5]或搏动则表示内瘘已经成熟,一般4~8周可以使用。
透析期间的护理
①穿刺前瘘管的评估:观察有无感染、炎症、红斑、皮疹、狭窄和动脉瘤,血流是否通畅,触摸吻合口有无震颤和搏动,如有异常及时诊治。②保持透析前病人的手臂清洁,穿刺时操作人员应遵守无菌原则。③穿刺技巧:内瘘穿刺时应先行静脉端,再行动脉端,应远离吻合口处,距离瘘吻合口约5厘米以上,两针间的距离8~10厘米,两针最好勿在同一血管,一针见血。
采取绳梯式或纽扣针眼法穿刺,使血管受力均匀不易发生感染及血栓。④透析结束拔针时以无菌纸卷准确压住穿刺点,迅速拔针,固定时间为15~30分钟,用力要适中,以不渗血又不完全阻断血流为原则,并且可以扪及震颤和听到血管杂音为适宜。⑤内瘘的使用与血流量的关系:初期内瘘使用时血流量勿过大,一般为180~200ml/分。持续性透析患者的血流量一般为200~300ml/分钟,可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进行调整。⑥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透析过程中护士要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头晕、出冷汗、腰酸、打哈欠、便意、甚至一过性意识丧失等,提示有低血压可能。⑦有效的沟通:在透析期间应与患者经常进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病情变化,心理状态,及家庭状况
持续性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