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妊娠临床效果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1648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妊娠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2008年至2014年入住我院妇产科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妊娠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全部30例中,随诊均超过3年,其中3年内妊娠者26例,%。其中14例经阴道分娩,12例剖宫产,术后3~5年妊娠者4例,均行剖宫产分娩。本院30例病例均达足月妊娠,无 1例发生产前、产时子宫破裂。结果临床实践证明,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妊娠安全性还是相当高的,整体术后妊娠效果显示出良好态势。
关键词:子宫肌瘤切除术;妊娠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之良性肿瘤之一,多见于30~50岁妇女,以40~50岁最多见,20岁以下少见,由于肌瘤的数目、大小、部位的不同,有的无任何症状与不适,有的可引起出血、贫血、压迫症状、生长迅速等,则需手术治疗。所以子宫肌瘤的手术,不应仅局限于对年轻有生育要求者行子宫肌瘤切除术,而对中年以后妇女,尤其是绝经前妇女也应该予以考虑。本院妇产科自2008年-2014年五年期间对行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再次妊娠 30 例的病例进行临床观察。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30例中22~40岁,约半数以上>30岁,均因特殊原因坚决要求保留子宫,已便再次妊娠。
手术时根据探查选择肌瘤切除术者,注意相关症状的检查及附加手术处理,单发和多发的肌瘤均完全切除,在术中根据相应情况,如遇较大卵巢时,可予以
楔形切除,缩短圆韧带维持子宫前位,则有助于术后增加妊娠的机会,如术前发现输卵管通而不畅者,给予通畅处理。因本院30例所做手术者均有生育要求,因年龄均在40岁以下,故而放宽了肌瘤切除的手术指征,以避免肌瘤生长过大,最多一次切除20个,最大的浆膜下肌瘤18 cm×14 cm×10 cm,其肌瘤发生部位以肌壁间发生率最高占70%、浆膜下肌瘤占10%、混合性肌瘤占10%,其中黏膜下肌瘤均与肌壁间肌瘤并存,占10%,有11例在术中进入宫腔,50%因肌瘤靠近内膜,另外有50%为探查面切开内膜。
对于在术中是否应进入宫腔问题,有不同争议,应持慎重的态度,可通过术前评估必要时可做细胞学检查或子宫内膜诊刮,常规做B超检查不仅能了解肌瘤多大、部位,更重要的是能描述宫腔是否正常,对于宫腔和内膜组织无异常以不切开宫腔为宜,一则如处理不好,可增加术后感染机会,二则是子宫切口日后有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
术中应用缩宫素达到止血的目的。在合并有多个肌瘤时,应尽量减少同时做多个切口,如在切除肌瘤根部时按一个方向拧出,约90%以上可以达到不出血的手术效果。如切口有渗血时可选择用1号肠线缝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可以有效阻止其继续渗血。若无效需拆开瘤腔缝线重线缝合。在浆膜面因缝线渗血可用纱布垫压迫,用肠线进行8字缝扎,可达到较好的止血效果。
2 结果
术后所有切除肌瘤标本均经病理检查,其中3例发生肌瘤钙化变性,其余均为一般肌瘤。患者术后平均住院9 d,无1例发热、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的出现,整体术后效果显示良好态势。
3 结论
对于子宫向瘤切除术后妊娠应有一个较全面的估价,既要重视前辈们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又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充实
探讨子宫肌瘤切除术后妊娠临床效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