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对水利的影响
城市化是人口向高度集中、城市面积持续扩张、城市系统不断复杂的过程,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城市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城镇人口增加,农村人口相对减少;城镇水量增加,规模扩大,形态和分布发生变化;城市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扩大
城市化引起的水危机
洪水灾害加剧
大陆672座城市中,有防洪任务的城市642座,仅177座城市达国家防洪标准,占有防洪任务城市总数的28%。1990s以来,我国洪涝灾损失急速增长,1994年突破1000亿元,1996年超过了2000亿元,其中水灾损失增长最快的是城市化地区。
水资源紧缺
水源先天不足
城市用水剧增
地下水开采过量
水质污染恶化
水源管理落后
水生态条件恶化
水质污染造成水生物死亡和物种灭绝
生物生息地的改变和消失
水流状态改变,影响了水生物的栖息
河湖萎缩,减少了水生物的生存空间
岸边植被减少不利于水生物和动物的生息繁衍
水流特性变化影响生态系统依据的水文状态
河湖底质特性劣化使得底栖生物遭到损害
河南鹤壁市北老观嘴村百人患癌症
水景观破坏
城市建设削山填湖,占水造地,河道淤积,造成河湖面积剧减,失去呼吸新鲜空气的场所;
城市排水对河道裁弯取直,侵占滩地、河道衬砌,缺乏丰富多彩的水景;
污染排放造成河湖污水横流,污物漂流、污浊恶臭,不见了清水碧流的天然美景;
与水有关的水文化被喧闹的城市、急功近利的发展所取代。
城市发展对水利的要求
(1)充足的水源供给
满足城市发展的水资源量
合乎生产生活的水质标准
有利开源节流的技术方法
保证城市用水的供水系统
(2)较高的防洪能力
较高的城市防洪标准
先进的现代防洪规划
可靠的灾情预测方案
科学的防汛抢险措施
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
(3)良好的生态环境
通畅的河流水系
天然的水流特性
全面的沿岸绿化
良好的河流水质
有效的水土保持
(4)美丽的河湖景观
根据现代人居环境要求,与城市水环境和水生态的治理和保护相结合,营造水流潺潺、鱼虾横游、草长莺飞的优美人居环境;创造人类与其它生物和睦相处,人类与自然相互融合的境界
基准年—不同时间的效益和费用作比较时所采用的基准年份。
规划水平年——是指实现规划特定目标的年份,规划以2000年为基准年,2010年为近期水平年,2020年为中期水平年,2030年为远期水平年。
居民生活用水量:城镇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用水量。
工业用水量:工业企业生产过程所需的用水量。
公共设施用水量:宾馆、饭店、医院、科研机构、学校、机关、办公楼、商业、娱乐场所、公共浴室等用水量。
其他用水量:交通设施用水、仓储用水、市政设施用水、浇洒道路用水、绿化用水、消防用水、特殊用水(均应、军事设施、监狱等)等水量。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给水水源及系统布局
给水枢纽工程位置和用地
水资源保护及开源节流
给水水源
取水构筑物
一级水泵站
输水管线
给水工程系统是由水源(取水)、自来水厂(净水)和给水管网(输配水)三部分有机结合而成的,分别称为取水工程、净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
排水工程系统
按组成部分
排水管网
污水处理
再生水利
按排水性质
城市污水
工业废水
雨水等
排水工程规划
排水量预测
排水体制选择
排水管网布置
污水处理厂位置数量及处理工艺
在城市和工业企业中通常有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这些污水通常是采用一个灌渠系统来排除,或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灌渠系统来排除。
排水体制
——污水的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作排水系统的体制,简称排水体制。
分类
分流制
分流制排水系统是将污水和雨水分别在两套或两套以上各自独立的沟道内排除的系统。
排除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或城市污水的系统称污水排水系统;排除雨水的系统称雨水排水系统。
合流制
合流制排水系统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套沟通内排除的系统。
管渠系统的布置是就近坡向水体分若干排水口,混合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泄入水体。会污染水体。
所以,在卫生条件方面,分流制优于合流制,但在建设投资方面,合流制的管道长度大大小于分流制,一般低20%~40%左右。
溢流井
溢流井的设置,是为了由于停电或抽升水泵(或压力管)发生故障时,要求关闭进水闸,或出现雨水、合流泵站超频率、污水超设计流量等情况时,来水管之流量不能及时抽升,就要通过溢流井中之溢流管临时流入天然水体(或污水排入雨水沟渠),以免淹没集水池和影响排水。
(5)排水管线的布局
确定排水区界
划分排水流域
管道定线
尽可能地在管线较短和埋深较小的情况下,让最大区域的污
大汶口文化讨论文集(山东大学考古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