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病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妇产科教研室刘英主治医师
目的与要求
掌握带下病的定义及带下过多、带下过少的辨
证论治
熟悉带下病的病因病机。
带下病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带下明显增多者称为带下过多,带下明显减少者称为带下过少。
月经期前后、排卵期、妊娠期均有生理性带下增多。
绝经前后白带减少而无明显不适,也为生理现象
一、定义
广义:泛指经带胎产杂等多种妇科疾病
带下
生理
狭义
病理(本章讨论)
二、历史沿革
《黄帝内经·骨空论》首见“带下”之名。
《金匮要略》“妇人经水闭不利,······下白物,矾石丸主之”
《诸病源候论》专列“带下候”,明确提出带下病之名,并论述其病因病机。
《傅青主女科》列为首卷,并按五色带分别论述,并认为“带下俱是湿证”。
带下过多指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气味异常,或伴有局部及全身症状者。
西医学的各种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内分泌功能失调(尤其雌激素水平偏高)等疾病引起的分泌物异常,可参考本节论治。
一、定义
病机: 湿邪伤及任带二脉,
任脉不固,带脉失约。
外湿
病因:湿邪
内湿(脾肾肝)
二、病因病机
1、脾虚
素体脾虚
饮食所伤
劳倦过度
忧思过度
损伤脾气
内湿流注下焦
运化失职
伤及任带
带下过多
2、肾阳虚
禀赋不足
房劳多产
年老体虚
久病伤肾
命门火衰肾阳虚损
任带失约
封藏失职肾气不固
精液滑脱
带下过多
中医妇科学课件--带下病 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