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电气论文
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张中荃1,张永超1,王凯1,李官敏2
(,陕西西安710106;,湖北武汉430010)
摘要:通过研究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根据需求分析,对影响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的要素逐步分层、细化,从技术性能指标和战术性能指标两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指标的获取及量化进行研究,并对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检验,为下一步的效能评估工作打好了基础。
关键词 :指标体系;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评估
中图分类号:TN91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5)17?0020?03
为了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信息服务,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评估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评估相关研究还很少,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地反映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的指标体系,其效能指标也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由于构建指标体系是整个效能评估的基础环节,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研究当前,根据研究角度、目标、侧重点的不同,可以将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分为以下三种:面向能力、面向过程和面向质量的构建方法[1]。
面向能力的构建方法
从能力实现的角度,将总目标拆分为多个子目标,将复杂问题拆分为多个小问题,从而便于对每个子目标进行分析评估,便于对总目标进行综合效能评估。面向能力的构建方法是顶层评估中常用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其缺点在于跨多个子目标的综合指标需要单独考虑。
面向过程的构建方法
从面向过程的角度,按照信息流动过程可以将信息服务划分为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分发、信息安全等六个环节。这种流程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因此,面向过程的构建方法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清晰地反映信息的流动过程,但对信息流动过程较为复杂的系统难以评估。
面向质量的构建方法
从面向质量的角度,可以按照能力要求的基本内容划分,根据要求目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质量指标,这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其缺点是难以选取全面、科学、合理的质量指标。
以上三种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各有特点,其适用范围、关注重点和优缺点也各不相同。面向能力的构建方法适用于对整个系统或总体目标的指标体系构建;面向过程的构建方法适用于对信息流动过程比较清晰固定的系统进行指标体系构建;面向质量的构建方法易于衡量评估对象的质量指标,便于进行效能评估。
对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进行评估,本文将采用面向能力与面向质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其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构建
指标体系是栅格化网络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评估的依据和核心。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质是根据需求分析,对影响信息传递效能的要素逐步分层、细化,从而建立指标体系。
需求分析
通过对栅格化网络信息服务信息传递的流程及特点进行分析,考虑栅格化网络的军事用途,把信息传递的效能指标可以综合归纳为两类:技术性能指标和战术性能指标。
技术性能指标主要反映栅格化网络在完成信息服务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各种能力,主要包括传递时效性、传递质量、有效性、接入控制能力和业务质量等
信息服务信息传递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