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视新闻画面编辑的再创作
陈其真
福州广播电视台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 要:
画面编辑是电视新闻一项融艺术性与技术性于一体的重要工作。编辑必须通过对原始新闻画面进行二度创作, 使电视新闻能够直接、有效地呈现给观众。电视新闻画面编辑再创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和传播价值。因此, 本文从画面的精准化选取、精细化剪辑、多样化组合三个再创作的重要环节对编辑实践工作提出新的思考, 对提升作品的品质和影响力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画面编辑; 再创作; 精准化选取; 精细化剪辑; 多样化组合;
画面编辑是电视新闻报道的后期工作, 它是根据新闻的主题对原始画面素材进行精准化选取、精细化的剪辑、多样化组合, 形成完整电视新闻报道的一个复杂过程。这个过程是对画面素材进行二度创作, 也是“对源信息进行美化或丑化的过程”[1], 是与编辑的目的息息相关。不同类型的电视新闻, 画面编辑再创作的思路和手法也各不同, 因此电视编辑只有遵循新闻规律, 把记者拍摄的原始新闻画面和声音素材创作成为一篇融艺术性和技术性于一体的完整新闻报道, 才能让观众能够更加直观、真实地分享新闻信息和视听感受。
1. 精准化选取是画面编辑再创作的基础
画面的选取是整个电视新闻画面编辑再创作的基础, 是作品成形的重中之重。在众多繁杂的原始画面素材中, 编辑必须要有新闻敏感性, 要对整个新闻事件的主题和报道角度有足够研究、准备, 才能从中精准选取主体突出、声画合一、质量优质的新闻画面, 才能使新闻作品达到最佳的新闻宣传效果。
画面主体要突出
在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中, 一条消息类的新闻所体现的新闻画面是很短的。有资料显示, 一条短消息类电视新闻中的镜头画面一般不超过7个。因此, 电视新闻要想在这么少的画面里承载大量的信息, 编辑就必须紧扣新闻主题, 突出画面主体, 精准选取画面, 做到简洁明了, 让观众一看就懂。如果说画面的主体没有与新闻主题相互照应, 或者说与周边的陪衬部分主次不分明, 也就是说这个画面的新闻主体表现力不够, 画面的布局不够合理, 缺乏冲击力。画面是电视新闻的声像结构, 是个复杂的结构状态, 因此要多使用表现画面主体时空整体性强的长镜头、特写镜头等, 不要随意切碎这些镜头, 损坏画面的信息量。
声画要合一
“画面和声音是电视新闻的两大表现手段, 他们既有各自的规律和任务, 又彼此互补, 相得益彰, 共同揭示电视节目的内容, 表达主体思想。”[2]因此, 在画面的选取过程中, 编辑要深刻领会声画两个重要元素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 要重点围绕现场的同期声、记者的口述、解说词等声音要素精准选取画面, 从画面的角度、景别、节奏等方面解决声画同步、声画对位问题, 实现声画合一, 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声画合一就是建立在编辑对新闻事件的深度领悟基础之上, 通过声音和画面完美的搭配, 营造多维度的时空立体感, 让原本就真实生动的新闻画面变得更加灵动而有内涵, 让观众的视听感受得到理性的升华。
画面质量要优质
由于记者拍摄的角度、方式, 以及天气、环境等外在条件的因素, 客观上造成了新闻画面质量参
试论电视新闻画面编辑的再创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