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血清铁蛋白判断铁缺乏的临界值研究.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血清铁蛋白判断铁缺乏的临界值研究
摘要
铁缺乏是世界性营养问题之一,它不仅广泛存在于发展中国家,而且也是发达国家
较严重的公共卫生营养问题。铁缺乏的发生发展有序地经历储存铁减少期(IDS )、红细
胞生成缺铁期(IDE)和缺铁性贫血期(IDA)三个阶段,在前两期机体虽然己经缺铁,
但Hb水平仍在正常范围之内,其症状隐蔽,不易被发现和重视,常被称为隐性缺铁期或
亚临床缺铁期。随着我的提高,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己大幅下降,预防
和控制铁缺乏工作的重心应及时转移为早期发现隐性缺铁个体和人群,以防止铁负平衡
发展进入缺铁性贫血期。血清铁蛋白(SF)检测是目前可发现早期铁缺乏的唯一简易手
段,在机体尚未出现功能性缺铁和贫血时,其水平已开始下降,是一个灵敏度和特异度
都相对较高的铁生化指标。近三十年间,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SF判断铁缺乏的闽值问题,
推荐的判断临界值各不相同,我国也缺乏SF判断铁缺乏的统一标准,因此,本课题围绕
SF作为铁缺乏的判断指标及最适临界值开展了系列研究。

目的对SF判断铁缺乏进行系统评价,探讨血清铁蛋白诊断铁缺乏的适宜临界值。方
法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收集以骨髓铁染色为金标准,探讨SF诊断铁缺乏临界值的国内
外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MetaDisc
间的异质性,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对纳入研究进行合并分组并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对各
组数据进行加权定量综合,计算各组综合诊断效能参数及其95%CI,绘制综合受试者工
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和Q*指数进行比较分析,采用Meta回归分析异质性的来
源,根据Meta回归结果进行亚组分析,分别剔除样本量<<50的文献和中文文献进行敏感度
分析。结果从745篇文献中筛选出14篇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纳入文献按SF临界值
12-20g,g几、25,30}g几、36-60}g几分为三组进行合并效应值分析后发现,SF临界值
12-20},g1L组的汇总灵敏度最低[,95%CI (, )],但汇总特异度最高
[,95%CI (, )] } 25,30E.}g/L组的汇总灵敏度最高[,95%CI (, )]
,95%CI(, ) 30-60}..},g/L组的汇总灵敏度[,95%CI(,
)]和特异度[,95%CI(, )]都较低,综合诊断效能指标诊断L匕值L匕属
25,30}g/L组最高【, 95%CI(, )],其SROC曲线下面积最大
(), Q*指数也最接近1() o Meta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归系数有统
计学意义的变量为SF检测方法和研究对象是否贫血。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非贫血临床病
人或随机抽样样本如使用放免法检测SF,建议采用的SF临界值为25}g/L,如使用微粒子
酶免分析法,建议的SF临界值为60}g/L;贫血临床病人或随机抽样样本如使用放免法检
测SF,建议采用的SF临界值为30}g/L,如使用ELISA法,建议的SF临界值为SO}g/L,如
采用化学发光法,推荐的SFI}界值为36}g/L。分别剔除样本量小于50的文献和中文文献
后,各项诊断效能参数仍以SF25,30}g/L组为最适,与剔除前结论一致。结论初步认为
采用SF判断铁缺乏的适宜临界水平为30}g/L o

目的对第一部分Meta分析的结论SF小于30}g/L判断铁缺乏的适宜性进行初步评估。
方法以北京市郊区学校6-12岁学龄儿童为观察刘一象进行横断面调查,测定末梢血血红蛋
白(Hb)水一平、静脉血SF, C反应蛋白(CRP)和sTfR (sTfR)水平,计算sTfR /logSF
和机体铁储量(BIS。分别以SF小于30}g/L和WHO推荐界值SF小于15}g/L为标准分析铁
缺乏发生率。比较SF<30}g/L组和SF?30}g/L组儿童铁营养状况的差异,分别计算IDS, IDE
和IDA的儿童铁缺乏检出率及隐性缺铁占总缺铁的比率。分别分析SF<30}g几与sTfR
/logSF>, log sTfR:SF><6 mg/kg的判断一致性并计算Kappa系数。结果514
名学龄儿童血清铁蛋白的平均水平为5 }g/L,

血清铁蛋白判断铁缺乏的临界值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aetve55
  • 文件大小51 KB
  • 时间201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