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留守儿童调查体会—血浓于水的亲情无法替代
xx镇xx村位于xx县西北部,全村1800多人口。随着劳务经济的迅速发展,该村95%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多达600余名。他们当中年纪最大的15岁,年纪最小的还不到1岁。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有着同龄人没有的孤独和自卑。在全社会都在关心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的今天,笔者走进这个村子,寻求关于留守儿童的一些东西……孤独,是因为缺少了父母的关爱2组,10岁的田春霞和8岁的田秋伟。眼前,两个一身漆黑的孩子就这对姐弟。一讲到妈妈时,弟弟就大滴大滴的落下眼泪,而姐姐却面带微笑,似乎跟提到的人毫不相干。细看之下,才发现姐姐的眼里早已充满泪水,小小的她只是在我们面前故作坚强。201X年,父母随着村里人一起外出打工,多年来连一个电话一封信也没跟家里联系过,两个孩子就像被放了线的风筝,孤单的跟着婆婆一起生活。被村里公认为好孩子的姐弟俩开始改变,一直开朗、勤劳的他们变得封闭、懒惰,浑身脏脏的。弟弟除了姐姐,不跟村里任何小朋友玩,一天到晚粘着姐姐,形影不离。而姐姐由于婆婆很少给零用钱,会伸手向村里人要钱,甚至于偷钱,成了村里人眼里的坏孩子。在被称为留守儿童阿妈的村妇代会主任田金珍亲切询问下,姐姐田春霞呜咽着说:
“我真的不想讨钱,更不想偷钱,我太想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可以有钱买东西吃啊。”“你们放心吧,等我爸爸妈妈回来了,我就会还钱的。”小春霞保证式的说,听起来真让人揪心。9组,5岁的孙艳芳。路边的水井旁,一个小女孩从几棵树中偷偷看着我们,眼里写满了
孤独,我不敢相信这么小的孩子会有这样的眼神。自从父母各走一方后,留下小艳芳跟着外婆过日子。幼小的她因为想念父母,每天傍晚都在村口水井旁的大树下等爸爸妈妈接她回家……7组,5岁的麻恩慧。因为外公去世,妈妈回来了一趟,但没过几天又出去了。在打给妈妈的电话中,小恩慧撕心裂肺地哭喊道:
“妈妈,我都变乖了啊,为什么我喊你莫出去,你还是要出去啊!”虽然小恩慧知道妈妈已经出去了,但她还是天天要跑到1里多远的外婆家里,说感觉妈妈还在身边……尽管大多数父母外出的孩子都上了“田嫂”留守儿童自强班,情况有了一些好转,但是始终无法像其他孩子一样快乐,眼睛里时时透着忧郁与孤独。“
关于留守儿童调查体会—血浓于水的亲情无法替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