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歌唱的具体方法.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歌唱的具体方法
陈菁菁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350108
摘要只有很好的掌握了声乐表现技巧:探究发声的基本原理、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学会“以情带声”、掌握对演唱歌曲进行处理与表现的技巧,具备“声、情、字、味、表、养、象”七个基本条件,才能很好地演绎各种声乐作品,才能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到理想的彼岸。
关键词歌唱姿势发声原理以情带声
我认为一个民族声乐人才要学好声乐,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离不开:声、情、字、味、表、养、象。“声”是指科学的演唱方法和声乐技巧。“情”是指演唱声乐作品的感情。“字”是指歌唱中的语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吐字。“味”是指演唱声乐作品的风格和韵味。“表”是指歌唱中的表演和形体动作。“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的艺术修养、音乐素养和文化素质。“象”是指声乐演员的形象、台风和气质。可见,要作为一位优秀的歌唱家,必须具备以上七个条件。
在我学习声乐的整个过程中,我有了以下点滴体会:
一、学习歌唱,首先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
如果姿势不正确,不仅影响歌唱呼吸和发声器官的机能,也阻碍了歌唱中的表现。人体作为歌唱的“乐器”,所有的歌唱发声器官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只有掌握正确的姿势,才能使歌唱器官各部分相互配合,协调动作,从而获得正确的歌唱发声。歌唱者不仅要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情感,同时还要通过形体的动作来塑造各种形象,尤其在演唱中国民歌、民族风格浓郁的歌曲时,演唱者都少不了手、眼、身、步法的配合,从听觉到视觉更为完美动人。歌唱中正确的姿势,是形体和动作表演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正确的歌唱姿势应该是站得挺拔(但不是僵硬),两脚稍向两侧或者前后分开,两腿站直,腰部稳定,脸部肌肉放松,表情自然,双眼向前平视,下颌内收,双肩略向后,保持松弛,任何时候都不要耸肩,缩脖、喉头附近的肌肉必
须松弛。总之,不要让身体任何与歌唱发声有关的部位有紧张感;其次,背部的脊椎骨始终要有向上、向四周扩张的态势,如芭蕾舞演员起舞那样舒展。有这样的歌唱姿势,气息就能够畅通无阻的运行,各个歌唱发声器官才能正常工作,作为歌唱者的台风、仪表、动作、形体自然也显得美观和大方。
二、学习歌唱,要探究发声的基本原理
气息从肺部经过支气管、气管呼出时,通过喉头的声带,使得声带受到振动发声,音波又在各个共鸣腔里得到调节扩大,发出响亮而优美的声音。呼吸是发声的动力;喉头声带是发声的音源;各个共鸣腔使得声音扩大和美化。
歌唱中声音的高低,是由声带产生的频率高、低决定的。声带振动频率高,发出的声音就高。反之,声音振动的频率低,发出的声音也就低。
歌唱中声音的强弱,是由声音振幅的大小决定的,声带来回颤动所占的空间大,所形成的振幅大,声音强;声带来回颤动所占的空间小,所形成的振幅小,声音弱。
总之,歌唱中声音的高、低、强、弱,歌唱器官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唱高音时,呼气压力相对大,声带紧张、缩短、变薄、张力相应增大,口腔内开度大,偏重于上部头腔共鸣。唱低音时,呼气的压力小,声带松弛、伸长、变厚、张力相应减小,偏重于下部胸腔共鸣。唱强音时,呼吸的气势强,声音大;唱弱音时,呼吸气势小,声音的振幅小。歌唱中根据表现不同的情感需要,在大脑神经支配下,通过对共鸣腔和呼吸的调整,会产生各种不同的音色变化。歌唱中不同的母音,口形不同(影响共鸣腔的形状),所以产生的母音音型和色彩

浅析歌唱的具体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