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范围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线以北
青藏高原
自然因素
地貌单元
第二阶梯上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第三阶梯上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等
第二阶梯上的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
第一级阶梯上的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等
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自然因素
气候
季风影响显著,降水多集中在5~9月
干旱、半干旱气候,降水少,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大风天气多
高寒,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风力大,水汽少
植被
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
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
土壤
林下发育较好,淋溶作用强
荒漠植被和草原植被下发育
土层粗瘠,发育差
河流
多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
多内流河,以雨水、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为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人类影响
广泛、深刻,主要体现在农耕区
影响小,只在有水的地方有人类活动,主要体现在绿洲农业、牧场
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较完整,主要体现在畜牧业
特别提醒
(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
地区
分界
地形
气候带
河流
景观
农业
内蒙古温
带草原地
区(东部)
贺兰山,相当于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宽阔平
坦的高
原
温带半干旱区
多内流河
旱生草原
旱作农业
西北温带
及暖温带
荒漠地区
(西部)
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
温带、暖温带干旱区
多季节性河流
荒漠草原、荒漠
绿洲农业
(2)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表现
原因
水平分异
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旱;植被自东南向西北依次出现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
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北部和南部是呈东西走向的山脉,西北部是较完整的高原,东南部是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夏半年有来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汽进入
垂直分异
从高原边缘至内部,垂直变化由繁至简
高原边缘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大;高原内部相对高度小,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小
结合图示分析如下:
①水平分异
青藏高寒区剖面图
②垂直分异
喜马拉雅山南坡山地垂直自然带
(3)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的差异:它们是草原植被的三种类型。其中草甸草原是草原中最喜湿润的类型,分布区年降水量在300毫米~400毫米之间,包括高山草甸和河漫滩草甸;荒漠草原则为草原中最旱生的类型,一般分布在年降水量50毫米~200毫米之间的地区;典型草原(又称干草原)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类型。
自然地区
自然特征
农业生产
地貌
气候
植被
土壤
北方地区
东北温带湿润、半
湿润地区
平原广
布,三面
环山的
马蹄形
结构
寒温带、
温带大
陆性季
风气候
针叶林、
针阔叶
混交林、
草甸草
原
黑土
春小麦、甜菜,一年一熟,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
界线
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3200℃等值线
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大平原
和高原
为主,从
西向东
地势降
低
暖温带
大陆性
季风气
候
落叶阔
叶林
黄土
冬小麦、棉
花,两年三
熟或一年
两熟,作
物以旱作
为主
2011年高考地理考点复习课件-中国国土统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