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初中化学教学事半功倍
◇胡家权
(西藏拉萨市当雄县初级中学当雄 851500)
初中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是合作伙伴。
在以往的教学行为中:我教、你学;我说、你听;我问、你答;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其表现是学生为教师服务,而不是教师为学生服务。教师成为传声器学生成为容器。现在教师应该是导演、教练。有一次我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得出铁与水、氧气相互作用。一位学生问道:“铜生锈的条件是什么?”我脱口而出:也把铜放在密闭的水中、二氧化碳、干燥的氧气中,然后就可以观察现象,得出结论。这个学生又问我:“老师,铜锈的化学式是Cu2(OH)2CO3,根据化学式推测,把铜放在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也会生锈?”我问:“为什么?”学生答:
“因为这个条件就够铜锈的组成元素了。”我恍然大悟,也深受震动,从中领悟了“教中学”和“学中教”也真正体会了教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事实上,随着现代社会信息量的急剧膨胀、信息转播技术和处理技术的飞跃发展,教师不能用现代新知识丰富自己,用新理念更新自己,靠“童子功”、吃老本,不能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思想僵化、不求甚解,而一味地把守师道,只能被淘汰,因此要转变观念。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上台讲,当学生出现错误或回答问题的学生闹笑话,其他学生会有反应,这时教师的首席地位就体现出来。我的做法是决不训斥,或打断学生回答问题,而是用目光、语言给以勇气、思维方面的肯定,用心进行交流,然后再予以纠正。不能作为教师居高临下的训斥、命令学生,严重压抑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应该“蹲下身”去与学生平等对话,与
学生进行心灵沟通,作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教学方法以科学实验探究为主,多想办法。
在教学方法上,我抛弃原先那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对化学实验,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教师画实验学生背实验的怪圈。我们对新教材的实验认真专研,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而是改变书上的教学,设计通过把四个浸有石蕊的干燥蕊纸分别放入醋酸、水、二氧化碳气体以及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去探究。
学生通过实践动手、动脑对知识的获取是主动的,印象特别深刻,更为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所以在学习后面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原理时,学生就能迎刃而解、不攻自破,勿需教师在费口舌,这就是探究教学的优势。对一些概念计算等内容,我尽努力尝试,如在上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一节课时,我事先自制了一些标签,每一个学生发一张,先让学生研究是什么意思,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急于表现自己,也能自制标签,这样在“玩中学”“学中玩”,把以往许多学生不爱学的和学不会的一节课轻轻松松的、快快乐乐的掌握了。当然教学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力戒形式化、表面化、教条化,务求在教学中较好地落实课程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越性,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在演示实验中,我们除按基本操作要求进行示范操作外,还引导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并能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化学变化的
如何使初中化学教学事半功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