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态课堂诗意栖居.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态课堂诗意栖居
薛松宝
(杭州育才中学,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构建生态化的语文课堂是生态化教育、生态化文明的重要任务。语文“生态课堂”强调人文关怀,努力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让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语文“生态课堂”主张顺应学生的自然天性,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独特的生态审美体验;语文“生态课堂”要解放学生的时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可持续发展的原生态境界。
关键词:生态自然;和而不同;大美无言;可持续发展
教育是文化的重要方面,教育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高级形态,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政治文化的交叉点和复合体。到了二十一世纪,社会对教育文化有更高的要求,如今已经提高到生态的高度,生态化的文化要求有生态化的教育。新课程理念认为语文课堂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是一个“普遍联系与和谐发展”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里,生命的律动、情感的激荡和大量的信息在师生、生生之间流动、处理、深化、积淀。语文“生态课堂”,就是从生态学及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用生态的眼光审视语文教学,寻找生态化的教学方法,打造高效语文课堂,使语文教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语文“生态课堂”的理想状态是构成课堂的各要素之间彼此和谐,课堂结构充分优化,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团结协作,让课堂发挥出最大效能。这种课堂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知、情、意、行的平衡提升,它能让师生感受到生命的律动、思维的碰撞和灵感的激射。它以环境和谐相处为基础,以生命活动为本质,以情感意志为动力,还原课堂的原生态,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如诗如画的生态和谐之美,获得独特的生态审美体验,让学生在生态的课堂里诗意地栖居,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1 “和而不同”“顺其自然”的生态课堂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生态课堂”就是要营造这样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的课堂氛围必定是学生所喜爱的,也必然是学生“心向往之”的。语文教师要有包容意识和民主精神,善于建立起民主与和谐,尊重与理解,沟通与交流,互助与互爱的合作伙伴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就会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在讲《归园田居》这篇课文时,学生自主介绍完作者生平之后我让学生结合课文谈体会时,有个同学谈了自己的感受:“我觉得陶渊明是在官场混不下去了才归园田的。”受他的影响,还有几个同学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面对如此的学生和如此个性化的文本解读,我知道他们偏离了正确的价值取向,但我尊重他们自主阅读和自主分析的权利,并没有马上制止,而是引导他们反思之后再次讨论。经过两派同学激烈的辩论,学生达成了共识,纠正了错误的想法。这样的教法,既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钱钟书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件最和谐的事物总算是人造的:音乐和烹调”。我认为,好的课堂就仿佛一支乐曲,也是一种一贯的多元、调和的艺术。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和而不同”是其关键。教学主体的复杂性决定了语文教育要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教师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宽容、理解与欣赏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为

生态课堂诗意栖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