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护理查房
砀山县人民医院
肿瘤血管、肛肠外科
刘真
总纲
相关知识
病史汇报
护理
概述
原因
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
治疗护理原则
相关护理
入院情况
病情演变
检查化验
患者现状
护理问题
预期目标
护理措施
评价
总结
概述
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感染,为乙型溶血型链球菌侵袭所致。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
丹毒病因
丹毒的病原菌为A族B型溶血性链球菌,偶有C型或c型链球菌所致。多由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处而侵入,也可由血行感染,故鼻部炎症、抠鼻、掏耳、足解等因素常成为丹毒的诱因,病原茵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其他如营养不良、过分酗酒、丙种球蛋白缺陷及肾性水肿等皆可为丹毒的促发因素。
治疗原则:
积极抗菌,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一、全身治疗: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480~800万单位/日静点,过敏者可用红霉素
二、积极治疗局部病灶如足癣、鼻炎等,下肢应抬高患肢。
三、支持疗法,对症处理。
四、局部治疗:呋喃西林液湿敷,外用抗菌素类软膏:如百多邦软膏等
五、物理疗法:紫外照射、音频电疗、超短波、红外线等
病史汇报
入院情况介绍
李令玲,女,50岁,于2016年4月7日因左下肢肿痛不适一周余,下地行走后加重入我科。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十年。查体:神志清楚,生命体征:T:°C,P:70次/分,R:21次/分,BP:145/85mmHg。
诊断:左下肢丹毒
入监护室评估
丹毒护理和查房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