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培训教材之三).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目录第一章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特性第一节南美白对虾的分类地位第二节主要形态特征第三节生活习性第四节对水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第五节食性及摄食量第六节蜕皮与生长第七节繁殖期与繁殖特点第八节南美白对虾的交配第九节怀卵量和产卵第十节早期发育第十一节生长、成熟与寿命第二章南美白对虾的人工育苗第一节种虾的选择第二节种虾成熟培育第三节幼体培育第三章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第一节主要养殖方式:第二节养殖场地的选择和改造第三节放苗前的准备工作第四节放苗第五节中间培育管理第六节养成期管理第七节防病防害第八节南美白对虾收获和活体运输第一章南美白对虾的生物学特性南美白对虾原产于秘鲁、墨西哥、厄瓜多尔等地,是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其自然栖息地为泥质海底,水温25~32℃,盐度28~34‰,~,形态与中国对虾相似。我国养殖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的虾池基本上都适合养殖南美白对虾。南美白对虾具有适应力强、生长迅速和抗病力强三大特点,国外从70年代起将其选为重要养殖品种,先后完成了亲虾培育、交配、育苗和高密度养成的科研工作,形成了产业化生产。1988年,中科院海洋所首次从美国引进南美白对虾种苗。其后陆续完成了南美白对虾育苗和养殖的一系列技术工作。1994年首次成功地进行了生产性育苗和养成。亲虾来源困难、育苗工艺复杂、出苗量低一致制约着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生产的发展。近两年来,育苗规模逐渐扩大,一些海外厂商也在我国的南方投资育苗,虾苗短缺得到了缓解。我国海南、广东的一些现代化养殖基地率先开展了南美白对虾的产业化养殖。他们采取高投入、高产出的方式,进行高密度精养,一般一年养殖二~三茬,每茬亩产300-400kg,有的达800kg或更高,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南美白对虾作为世界性的养殖对象,具有下列显著优点:(1)适宜条件下繁殖时间长,全年皆可进行育苗生产;(2)抗病能力强,对白斑综合症病毒病等杆状病毒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潮差式养殖成活率不低于60%,半精养一般可达80%,工厂化养殖成活率可达95%;(3)离水存活的时间长,控温充氧可干运48小时,便于活虾销售;(3)对饵料的蛋白质含量要求较低,20~35%即可满足其正常生长;(4)生长快,养殖周期短,70天可养至商品规格12cm以上;(5)对环境因子变化的抗逆能力强,适温范围为16~℃,最适为25~32℃,~78‰,不仅适应海水及半咸水养殖,同时也适用于淡水养殖;(6)体大壳薄,肉质鲜美,出肉率高。第一节南美白对虾的分类地位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Boone,1931),在分类学上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enaeidae)、对虾属(Penaeidae)、滨对虾亚属(Litopenaeus)。第二节主要形态特征外形与中国对虾和墨吉对虾酷似。成体最大体长可达23厘米,甲壳较薄,正常体色白且透明,大触须为青蓝色,全身不具斑纹,但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南美白对虾的外壳密布有许多细小斑点,尤其是在2~5厘米之幼虾身上更为明显,步足常呈白垩状,故有白腿对虾之称。额角尖端的长度不超过第1触角柄的第2节,其齿式为5-9/2-4;头胸甲较短,与腹部的比例为1:3;额角侧沟短,到胃上刺下方即消失;头胸甲具肝刺及鳃角刺;肝刺明显;第1触角具双鞭,内鞭较外鞭纤细,长度大致相等,但皆短小(约为第1触角柄长度的1/3);第l~3对步足的上肢十分发达,第4~5对步足无上肢,第5对步足具雏形外肢,腹部第4~6节具背脊;尾节具中央沟,但不具缘侧刺。第三节生活习性自然栖息区为泥质海底,水深0~70米,水温25~33℃,盐度28~34‰,±。成虾多生活在离岸较近的沿岸水域,幼虾则喜欢在饵料丰富的河口区觅食生长。白天一般都静伏池底,晚上则活动频繁。蜕皮都在晚上(上半夜),两次蜕皮的时间间隔为20天左右。此虾性情温和,实验条件下很少见到个体间有互残现象发生。第四节对水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南美白对虾对环境突变的适应能力很强,可以较长时间离水而不死。体长2~7厘米的幼虾,在湿毛巾包裹下(气温27℃,室内相对湿度80%),24小时以后的存活率为100%;~78‰,最适盐度范围为10~30‰,在盐度40‰以下均可进行正常生长,对于淡水最好要经过适当的矿化处理再进行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通常情况下,盐度越低生长越快,但盐度越高其虾体肌肉组织内的自由氨基酸(Freeaminoacid)含量越高,而自由氨基酸正是造成对虾口感香甜的主因,因此,在每季收获前的1~2周逐渐调高盐度,有助于提高对虾的品质。℃(渐变温度),但对低温的适应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培训教材之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smhb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