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查讯问学》习题
目录
一、填空题
二、判断改错题
三、单项选择题
四、多项选择题
五、简答题
六、论述题
七、案例分析题
一、填空题
1、《侦查讯问学》是研究我国侦查讯问活动基本规律和的科学。
2、侦查讯问策略,就是依据讯问的目的和态势决定的。
3、侦查讯问的要求是使办案实现。
4、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依法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聘请律师为其提供并对有权申请取保审。
5、讯问策略中的思想攻心,包括攻心和理攻心、势攻心。
6、从案件事实中选择讯问突破口的重要条件是突破后有利于的。
7、侦查讯问的一项重要原则是:重证据。
8、侦查讯问中口头教育应针对被讯问人的心理地进行。
9、侦查讯问中使用证据的作用是突破被讯问人的,打开讯问局面。
10、侦查讯问不得少于人,并且须。
11、侦查讯问的任务之一是获取犯罪嫌疑人的供述。
12、侦查讯问具有的性质。
13、“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当如实回答”。这体现了侦查讯问的
特点。
14、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在拘捕后的小时以内进行第一次讯问。
15、讯问突破口是指对查清全案具有薄弱环节或者对象。
16、具有深挖犯罪价值的案件,较多集中在财物型和这两大类犯罪上。
17、《讯问笔录》经犯罪嫌疑人核对无误后,应当让其签名、捺手印。
18、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应当经批准。
19、侦查讯问策略中的思想攻心,包括情攻心、理攻心和。
20、犯罪嫌疑人在侦查讯问中的心理演变一般要经历对抗、和供认三个阶段。
21、侦查讯问中口头教育成功的大前提是做到。
22、侦查讯问的主要目的是,查明案件事实真相。
23、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于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在拘留、逮捕后的小时以内进行讯问。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小时。
24、拒供心理是指支配犯罪嫌疑人抗拒审讯,拒不如实供述案件事实真相的。
25、戒备心理是犯罪嫌疑人防备罪行被揭露而产生的一种。
26、第一次讯问的目标,应当是通过核实和澄清,进一步。
27、使用证据的有利时机,是指使用证据的时机。
28、侦查讯问方法是在讯问中直接作用于犯罪嫌疑人,以达到一定讯问目的的具体的。
29、正确认识和处理口供与其他证据的关系,应当坚持,不轻信口供的原则。
返回目录
二、判断改错题
1、讯问犯罪嫌疑人可由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进行,但不得少于二人。()
2、在侦查讯问阶段,犯罪嫌疑人有权聘请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3、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是指侦查活动过程需要保守秘密的案件。()
4、所谓诱供是指侦查人员按照自己的主观推测或者假设诱导犯罪嫌疑人供认问题的一种非法的讯问方法。()
5、犯罪嫌疑人的畏罪心理,既是阻挠其供认罪行的心理障碍,又是促使其供认罪行的心理动力。()
6、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必须以书面的形式提出。()
7、讯问中使用证据的目的是为了迫使犯罪嫌疑人供认该证据所证明的案件事实。()
8、侦查讯问中的模糊表达就是用晦涩难懂的言辞来传递信息。()
9、运用讯问语言要求合法文明、简练准确。()
10、对耳目报告的材料,只要内容确实可靠,在侦查讯问中可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
11、实施隐蔽与暴露相结合的侦查讯问策略,必须对被讯问人充分暴露讯问意图和证据来源。()
12、海关查获的走私犯罪案件,应一律移交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负责侦查讯问。
()
13、使用证据要坚持效益性原则,是指每次使用证据,必须能收回一定的经济效益,以弥补办案经费的不足。()
14、出示物证原件的使用证据的方式,其威力通常大于播放搜获该物证录像
的使用证据方式,它对证据来源、证据底细的暴露程度,通常也大于播放证据录像。()
15、根据公安部的有关规定:外线侦察中,在公共场所拍摄到犯罪嫌疑人交
接毒品、毒资的照片,因属秘密侦察材料,侦查讯问中,绝对不能作证据出示使用。()
16、被讯问人思想动摇内心矛盾斗争激烈,是使用证据唯一的有利时机,侦查讯问人员唯有等待这一有利时机的到来,此外并无其他方法可采用。
17、实施隐蔽与暴露相结合的侦查讯问策略,必须对被讯问人充分暴露讯问意图和证据来源。()
18、海关查获的走私犯罪案件,应一律移交所在地的公安机关负责侦查讯问。
()
19、出示物证原件的使用证据的方式,其威力通常大于播放搜获该物证录像
的使用证据方式,它对证据来源、证据底细的暴露程度,通常也大于播放证据录像。()
20、根据公安部的有关规定:外线侦察中,在公共场所拍摄到犯罪嫌疑人交接毒品、毒资的照片,因属秘密侦察材料,侦查讯问中,绝对不能作证据出
示使用。()
21、被
《侦查讯问学》习题.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