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护理
王芳
成都铁路分局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分析81例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早期的观察和护理。结果: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治愈和好转79例,死亡2例。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早期观察护理极为重要。目前大多采取内科治疗,少数内科治疗无效者采用手术治疗。
【关键字】上消化道出血; 观察; 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等引起的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常伴有血容量减少而引起急性周围循环衰竭,严重者导致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本病主要以内科止血为主,少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同时给予身心护理。通过我科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
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1例,男性52例,女性29例,年龄28--69岁,治愈68例,占84%;好转11例,占14%;死亡2例,占2%,
2护理
病情观察
观察指标:
1)生命体征:有无心率加快、心律失常、脉搏细弱、血压降低、脉压变小、呼吸困难、体温不升或发热,必要时进行心电检护。大量出血后,大多数病人在24h内出现发热, °C,可持续3-5天。发热机制可能与循环血容量减少,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有关,失血性贫血亦为影响因素之一。2)、准确记录出入量,疑有休克的留置尿管,测每小
时尿量,应保持尿量>20ml/h。3)、观察呕吐物和粪便的性质、量及颜色。上消化道出血均有黑便,但不一定有呕血,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便,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便。4)、定期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血尿素氮、大便隐血,以了解贫血程度、出血是否停止。
肝硬化患者的观察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应注意观察有无并发感染、黄胆加重,肝性脑病等。同时观察有无氮质血症。
出血前、出血期及恢复期的观察
大出血前往往有前驱症状,如喉头发痒,胃部不适,恶心欲呕吐等,应想到呕血的可能;当出现腹部不适、腹胀、肠鸣音亢进时应想到有便血的可能。如出现呕血或黑便增加,排泄物颜色变红,生命体征不稳、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口渴、心慌、上腹痛等体征,提示微循环血液灌注不足,往往有再出血的可能。当出血控制后,病情相对稳定,但再出血的几率非常高,还需要继续密切观察病情。
出血量的观察
详细询问呕血和(或)黑便的发生时间、次数、量及性状,观察脉搏血压的变化,以便估计出血量和速度。只有对出血量正确估计,才能作出正确的治救措施。
护理措施
体位取休克卧位,绝对卧床,双下只略太高20-30°,保持呼吸道通畅,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给予持续4-6L/分吸氧,氧浓度为24%-27%
按医嘱迅速补充血容量,进行各种止血治疗及用药抢救措施。迅速选用大针头建立静脉通道,可用5%GNS或血浆代用品,大量出血时应及时备血配血,准备双气囊三腔管备用,同时准备好抢救药物、物品,并注意保暖,输液开始宜快,可加压,
运用血管活性药物血管加
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