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血肿2015年1月 外三科张登
概述
硬膜外血肿是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好发于幕上半球凸面,十分常见,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左右,其中大部分属急性颅血肿(3天以内的,%),其次为亚急性(3天到3周的,%),慢性较少(3周以上的,%)。其形成与颅骨损伤有密切关系,骨折或颅骨的短暂变形,撕破位于骨沟的硬脑膜动脉或静脉窦引起出血或骨折的板障出血,90%的硬膜外血肿与颅骨线形骨折有关。
头皮、颅骨的解剖
病理生理过程
硬膜外血肿发生于硬膜外腔内,占颅内血肿25%-30%,主要以急性发生为主,占86%左右,有时并发其他类型血肿。一般发生在着力点及其附近,经常伴有骨折。由于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引致硬膜外血肿占3/4,其次是损伤静脉窦、板障静脉、导静脉而导致血肿。因此可根据骨折线通过脑膜血管和静脉窦的部位来判断血肿部位。故此,硬膜外血肿最好发部位为颞顶区,其次为额顶矢状窦旁,可单侧或双侧。
血肿开始为新鲜血液和血块,几天后血块液化并被逐渐吸收,周围有薄层肉芽组织形成,l个月左右形成肉芽包膜,内含血块液
临床表现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1)呈现昏迷-清醒-昏迷的过程 (2)伤后无原发昏迷而以后逐渐呈昏迷状态 (3)伤后持续昏迷或昏迷由浅变深 剧烈头痛、反复呕吐、躁动不安头痛、呕吐及视乳头水肿三联征
临床表现
(1)瘫痪 (2)血肿侧瞳孔逐渐散大,对光反应减弱减弱或消失,对侧肢体完全或不完全瘫痪。 (3)去大脑强直、体温升高、心率及呼吸缓慢等
诊断与检查
1、着力部位除头皮挫伤外,常见头皮局部肿胀,出血经骨折线到骨膜下,或经破裂的骨膜至帽状筋膜下形成帽状筋膜下血肿。
2、血肿大多位于一侧大脑半球表面,故超声波探查时,中线波移位明显。
诊断与检查
3、颅骨骨折发生率较高,95%显示颅骨骨折。
4、CT扫描,在脑表面呈双凸镜形密度增高形。
5、CT与MRI意义相仿。
硬膜外血肿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