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数学教学浅析
赵冬兰(三门峡市技工学校,河南三门峡 472100)
摘要:本文根据中职数学教学及课程内容体系的特点,探讨了新的教学模式以及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的手段,认为只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模式,才能促进教学现代化。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新模式;数学建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A-0208-01
中等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与各专业联系密切。传统的数学教育正在向以培养学生数学素质为宗旨的能力教育转变。在这种转变下,如何创新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模式,使原本初中数学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摆脱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和借助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是值得数学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一、中职数学教学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实用性的应用型人才。数学课程一方面,要为学习其他专业课程起到“工具课”的作用;另一方面,应尽可能的体现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在当今技术设备的应用和管理中的作用。
中职数学课程内容只能选取贴近培养目标的需求和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的内容,强调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体现出有别于其他数学课程的特色。中职学生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强调实用性、应用性、针对性,决不是完全放弃理论,而是要让必需的理论知识以通俗、直观、浅显的形态出现,体现一种既适当的放弃严谨性又保持科学性,既降低理论性又不完全放弃理论的课程理念,使得中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文化课程,为今后学生的发展或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中职学校的实验设备先进,大部分学校具有多个多媒体教室,计算机能够保证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时间,可以满足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机房上课的要求。因此,中职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室,合理利用电化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中职数学教学的新模式
,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应由“知识的传授”与“例题-练习”的模式逐步转变到以“对学生的鼓励”和“积极的探索”为特色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来,积极探索启发式、讨论式、自主探究式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可设计具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并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的较为全面深刻的体验和理解,让学生从依靠教师“教会”转变为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己“学会”,并使学生“会学”,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成为主动参与者。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创造性地学习的兴趣。
(1)整合课程教学内容。中职数学教学内容必须紧贴专业需要,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教学中减少枯燥的理论推导,加大信息量,渗透现代数学的观点,精选经典教学内容,引进不同专业的新的科技成果,克服教材、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和不适应性,着力于中职数学的应用教学。要注意介绍数学概念的形成背景,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引进专业模型,强化概念的运用。
要实现这一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准备阶段要积极求教于专业教师,请他们提供专业课上所用的数学知识点,弄清数学在专业上的应用情况,将相关的专业模型引到数学课中来,突出数学的应用性,拉近数
中职教育数学教学浅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