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管理力促社会发展
摘要: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科学总结,更是我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科学指引。这个科学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与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我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的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根本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创新;社会管理;社会发展;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060-02
党的十六大以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社会管理工作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巨大进展,收到了明显成效,在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谱写了新篇章。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社会管理迎头赶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诸多不适应逐渐浮出水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对实现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以群众期盼为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做到以人为本。社会管理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必须贯穿始终,各级政府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提升社会管理的能力与水平,从而实现从控制型管理到人性化服务的深刻转变,管理并非最终目的,服务才是最根本。曾几何时,一些好政策难以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原因在于政策制定过程中,没有及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曾几何时,一些好举措往往难以发挥预期的效果,一个关键性的原因,就是没有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因此,只有以群众利益为重,以群众期盼为念,以群众需要为导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拥护,才能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落地有声”。
、各个层次、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达到统筹协调解决各类社会矛盾的效果。当前一个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各种诉求越来越多样化,为根本解决这一矛盾,各地积极构建社会综合管理平台,综治服务中心等便民机制,将综治信访、行政服务、法律援助等各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服务项目集中在一个大厅。资料显示,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共建立行政服务中心2912个,%的乡镇(街道)建立了行政便民服务中心,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法,群众一个门口,就能办好所有的事,办事程序相比过去大大得到简化,有效整合了公共资源,基层社会管理呈现出“职能整合,精细服务,多方联动”的特点。在为群众提供优质、快捷、规范服务的同时,
“一站式服务”模式的构建,还有效破除了地方政府和各级部门的权责壁垒,改变了各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进一步整合行政资源,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服务。
,广泛动员和依靠群众,巩固社会防控体系。广
创新社会管理 力促社会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