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周边积水处理方案
1 施工概况
矿山博物馆北侧(原有水杉树种地)及周边园路沿线地段地势过低,下雨天积水严重,现应业主要求在该处修建排水系统,将积水排入南湖。根据现场观察,我部初步制定了以下施工方案:雨水通过设置在路面上的雨水蓖子和集水井收集,经雨水管网排入南湖,干管接雨水井,均用DN600,;支管接雨水蓖子,均为DN200,。内容为十一区博物馆周边、园路东侧。具体情况如下:在距离博物馆大门口北侧墙约5m距离处的一处雨水管道位置砌检查井,从此检查井向东南侧铺设管道,具体平面布置图如下所示,管线排水走向为三头向1Y1-;本段设计雨水管道全长约DN600管道126m,DN200管道20m,共计146m,包括两座检查井和两座雨水篦子,管道连转向处(未砌井)采用转向管连接,雨水管管材采用HDPE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承插电热接口,橡胶密封。
本工程的重点工程是:雨管线沟的开挖及降水(局部砂土及淤泥段需支护)、管线的铺设及回填。
本段管线原路基大部分为煤矸石基础,局部且道下的淤泥层较厚,又临近南湖,雨水管道埋深在3m左右,,由于渗水量较大,地下渗水较严重,,本段降水以集水井强排为主,井点降水为辅的综合降水方式。排水用电为100KW柴油发电机发电。
,管道基坑开挖大部分为煤矸石开挖,,故雨水管线基坑需采用边开挖边降水的方法。
2 现场管线平面布置图
3 施工材料准备
1)根据图纸设计和现场实际进度,认真、合理的编制材料进场计划。
2)材料进入现场后,应立即通知监理及总包,认真核对其规格、材质、型号,并对材料外观进行检查。
3)材料合格,做好材料进场验收记录。材料不合格,则必须退场处理。
4)材料进入现场后,根据管材的规格、型号、材质有序的堆放整齐。
5)做好材料的防雨、防火、防盗及防损坏措施。
4 施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
、测量放线
测量工作是管道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测设内容主要分为中线测设和高程测设,主要测量流程如下:测点交接→测点复测→平面控制点和临时水准点的引测→管线中线测设→沟槽开挖及施工测量→管线中心线及高程复测
1)中线测设(GPS测量)
每个检查井除钉桩外,还要在检查井位置的两侧设置控制桩,并记录两桩至检查井中心的距离,以备校核。
中线测设时,首先应根据图纸设计的管道起点、终点与转向点的坐标,计算出这些点与附近控制点的关系,再使用全站仪或经纬仪测设定位的方法,通过坐标反算求出测设数据,将其标定于地面,并在起点、终点、平面折点处的沟槽外设置方向桩。在进行中线测量时,为了避免错误,距离要用钢尺丈量两次。
中线测量完毕后,根据管道的埋深及管径,计算出管沟上口宽度,用白灰粉定出沟槽边线。并确保中心桩及方向桩在开槽前不被破坏。
2)标高测设(现场采用GPS测量)
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前需根据需要沿施工范围加密测放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应设置在相对稳定的位置,沿线每隔100m设置一个。
临时水准点设置后,要统一编号,在图纸上标明,经复核无误方可使用。并根据施工进度定期复测,一般每周一次。
3)管道施工过程测量
开槽前,先在检查井井位上埋设一块样板(用平直的撑板即可,长度为槽上口宽度加2米),并将中心线及上口线移至样板上。如机械挖槽,可先用白灰撒好边线,待沟槽土方挖完后,仍应补上样板,以确保管中心线的位置准确。根据实测地面高程计算出槽深、上口宽度,并用木桩或白灰放出管道和检查井的开槽边线。
在开挖沟槽时,标定中心线的各木桩将被挖掉,因此,当沟槽开即将见底及管道安装前均应重新投测管道中线位置进行校测。校测时首先把中心线上的各转折点测设到沟槽中标定,把经纬仪安置在管道起点,瞄准管道另一端点木桩上的标志,视线方向即为管道中线方向,按此方向把木桩标定在沟槽中。为了标明沟槽开挖的深度,还要在桩标上做出高程标志。根据附近的控制水准点,测定各桩标顶面高程。
管道回填前,应及时对管顶高程进行复测,并将相应记录作为竣工测量资料,回填后,应对预留管头坐标、井室底标高、井口标高、井间距等进行竣工测量,并依据实测结果绘制竣工图。
、沟槽开挖、支护及管道基础、垫层的铺设
、管道沟槽开挖
依据图纸设计雨水管的沟槽开挖,全部采用放坡开挖,其中给水管道、雨水管(渠)。
按照图纸设计,管道沟底开挖宽度如下表:
(1)雨水管道放坡开外时沟底宽度
管道规格
DN200
DN600
底宽(mm)
800
1600
注:表内不全的管道沟底宽度参考规范规定,此外,因雨水管道埋深较大,而地下水位较浅
博物馆周边积水处理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