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宫颈息肉50例临床治疗分析.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宫颈息肉50例临床治疗分析
安米娜(兵团二二二团医院 831100)
【摘要】目的分析对宫颈息肉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接收的宫颈息肉5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25例实施宫腔镜电切术,对乙组25例实施传统摘除。对比甲组和乙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甲组术后平均出血时间为(±)天,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6个月后复发率为4%。乙组术后平均出血时间为(±)天,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6个月后复发率为16%。甲组术后平均出血时间短于乙组,并发症少于乙组,复发率低于乙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对宫颈息肉患者实施宫腔镜电切术临床效果较好,复发较少,对维护患者健康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应用。
【关键词】宫颈息肉临床治疗宫腔镜电切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8-0102-02
内分泌紊乱、慢性炎症和病原体感染是导致宫颈息肉的主要因素[1]。该病患者常表现为白带异常、出血等,白带呈黄色,有异味,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心理健康构成威胁。宫腔镜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微创诊疗技术[2]。现搜集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接收的宫颈息肉50例患者,对其宫腔镜电切术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一般资料
搜集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接收的宫颈息肉5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患者平均年龄为(
±)岁,最大49岁,最小24岁,共25例,其中多发性18例,单发性7例,宫颈糜烂患者8例。乙组患者平均年龄为(±)岁,最大50岁,最小26岁,共25例,其中多发性17例,单发性8例,宫颈糜烂患者9例。甲组和乙组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
方法
对乙组25例实施传统摘除,对甲组25例实施宫腔镜电切术,手术方法如下:(1)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心电图检查、肾功能检查和肝功能检查等,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和阴道镜检查,并在患者月经干净后3天-7天实施手术。(2)仪器选择双极电切镜和Olympus检查镜。调节电凝功率和电切功率,电凝功率以90W为宜,电切功率在280W-310W之间。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进行膨宫处理,保证宫腔每分钟流速在200ml-400ml之间,压力为80mmHg-100mmHg之间。(3)针对息肉蒂部稍细、直径小的患者,在门诊对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在患者宫颈管内将单级电切镜放入,电凝功率为60W,电切功率为80W,取5%甘露醇对患者进行膨宫,在直视下对患者息肉根蒂处进行电切,后对其电凝止血。(4)针对息肉蒂部稍粗、直径大的患者,应当使用扩张棒插入患者宫颈处,对其进行静脉麻醉,麻醉起效后实施手术。在宫腔镜下,对患者宫腔内情况进行探查,观察息肉根蒂处附着在宫颈管的具体部位和息肉根蒂直径,以此扩张患者宫口,直至11号扩张棒能顺利进入。将双极电切镜放入,在直视下对患者息肉根蒂处进行电切,后使用电凝球对出血处进行滚动止血。

宫颈息肉50例临床治疗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