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吴起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
苏鑫、王继军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基于 2008 年吴起县农户调查资料, 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吴起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具有相关关系的农业资源和产业态势对系统耦合有一定影响,其影响系数分别为 0. 14 和 1. 00
农业资源与产业态势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0. 11,说明吴起县的产业发展并非建立在对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基础之上, 农业资源对经济效益的变化没有直接作用;
产业的发展主要建立在对农业资源之外的能量和物质的开发利用上, 导致产业态势对经济效益的直接路径系数为- 2. 95, 总的路径系数仅为 0. 23.
从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及其耦合的角度看,目前研究区农业系统建立在不稳定的、较少依赖于本系统资源的耦合态势下,即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良性耦合机制的建立与形成过程中潜伏了较大危机.
为此,需要提高牧草等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发展林草及其相关产业.
研究背景
结构方程模型不仅能够间接和直接地体现变量间的关系,而且在统计假设、模型设置等方面有所改善,同时对要素及其关系的拟合检验也具备很大的可行性,使研究者在处理测量误差的同时又能分析潜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
本文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吴起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关系,旨在揭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生态脆弱区域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内在关系, 以期为农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吴起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位于陕西省延安市西北部, 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 农业人口 10. 7 万,土地类型以梁峁坡地为主,粮食作物以玉米、马铃薯、谷类、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以向日葵、油籽为主. 1999 年吴起县一次性退 103667hm2,截至 2006 年, 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面积 157860 hm2, 其中经国家确认的 116846. 7hm2. 退耕还林( 草) 工程实施后, 林草面积大幅增加,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全县林草覆盖率由 1997 年的 19. 2% 提高到 %
本研究数据源于 2008 年 4 月通过调查获得的114 户农户样本,其中有效样本 111 户. 根据农户在本村实际生活状况,按不同收入水平(高、中、低) 进行分组,在此基础上随机抽样,由调查人员深入调查访问每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情况. 问卷内容包括劳动力、土地利用变化、农业生产、工副业情况和家庭消费等.
本研究的样本量满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要求. 对调查数据进行核对与因子分析, 然后运用 AMOS 7. 0软件进行制图和模型运算。
测量模型( 式1、 2)可描述潜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构模型(式 3)则反映了潜变量之间的关系.
x 为外生观测变量向量ξ为外生潜变量向量∧ x 为外生观测变量与外生潜变量之间的关系, 是外生观测变量在外生潜变量上的因子载荷矩阵δ为外生观测变量的残差项向量

y 为内生观测变量向量η为内生潜变量向量
∧ y 为内生观测变量与内生潜变量之间的关系, 是内生观测变量在内生潜变量上的因子载荷矩阵ε为内生观测变量的残差项向量
B 和Γ均为路径系数, B 为内生潜变量的关系阵, Γ为外生潜变量对于内生潜变量值的影响ζ为结构方程的误差项
2 结果与分析
2. 1 结构方程概念模型的构建
选择农业资源、产业态势、耦合状态、经济效益来表征农业生态经济耦合系统
农业资源和产业态势为外生潜变量
经济效益和耦合状态为内生潜变量
人均基本农田、人均林草地面积、牧草地利用率、工副业贡献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为外生观测变量
流域产业链与资源相关度、(整个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 资源利用率、农林牧土地利用结构、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粮食产量为内生观测变量
假设:
1) 农业资源对耦合效应具有正面影响;
2)产业态势对耦合效应具有正面影响;
3) 耦合效应对经济效益具有正面影响;
4) 产业态势对经济效益具有正面影响;
5) 农业资源和产业态势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6)反映各个潜变量的可测变量都可以作为 衡量所对应潜变量的有效指标.
信度分析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623 KB
  • 时间2017-12-25
最近更新